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即將訪問中國,有人提出警告「經濟不應過度依賴中國」。駐德大使謝志偉1日在臉書表示, 德國正處於將「中國政策」轉為「對中策略」的陣痛期,但「由於已陷甚深,拔腿可試,抽身尚難」。同時,他提到三次「臺灣很重要!」臺灣有「三大武器」作為護國神山,因此「不要妄自菲薄,不要上當!不受騙,就不會受傷!」
蕭茲11月4日將率德國企業代表團訪問中國,並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談。謝志偉表示,蕭茲訪中的決定極受矚目,批評者眾,包括聯合政府裏的兩個友黨,贊成者也有,尤其是業界。有人為蕭茲緩頰說,他就任總理後,第一個訪問國家是日本,而非中國,此舉有別於前兩任。且蕭茲上任後不到一週,就在柏林接待印度總理莫迪。
謝志偉提到,蕭茲現年64歲,而年紀小他20歲的德國社民黨雙主席之一的克林拜爾(Lars Klingbeil)日前表示「在歐洲安全結構的問題上,中國最好少插手,這裏沒他的分。」謝志偉說,亳無疑問,這是劍指蕭茲強行通過中國(共)國營「中遠海控」(Cosco Shipping)入股漢堡四個貨櫃碼頭之一的Tollerort碼頭。雖然最後占股從35%降為24.9%。
謝志偉接著說,幾乎同一時間,同屬社民黨、66歲的總統史泰邁耶(Frank Steinmeier, 任總統後,暫離所有政黨活動)也提出德國經濟不應過度依賴中國的警告。
謝志偉表示,這幾個訊息告訴我們,德國正處於將「中國政策」(China Politik) 轉為「對中策略」(China Strategie)的陣痛期。俄侵烏之戰逼使德國痛定思痛重整對俄態度。對中共,他們也警惕自己勿重蹈覆轍。但是「由於已陷甚深,拔腿可試,抽身尚難」。後續非常值得觀察。
他說,德國政府某些部門、國會、民間一再直接就臺灣重要性及中共威脅提出支持性討論。「臺灣受此關注,前所未有」。
謝志偉提到,「三大武器是臺灣的護國神山,包括,自由民主、半導體產業,以及在印太戰略部署上的關鍵地理位置」因此「我們不要妄自菲薄,不要上當!不受騙,就不會受傷!」
德學者籲蕭茲對臺灣議題表態
德國之聲訪問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所(SWP)亞洲部副主任高亭亭(Nadine Godehardt),她表示蕭茲此時刻訪中,不希望在媒體上看到「德國總理祝賀習近平連任」這個標題。
高亭亭表示,蕭茲應非常清楚的向習近平表明德國在人權、臺灣議題上有明確立場和態度,如果有這種勇氣,比起試圖取悅中方,會被更認真的對待。
她指出,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關鍵點是,對習近平來說,國家安全比經濟發展更有分量。這意味如果國家安全受威脅,或者當不得不捍衛國家安全時,當然要接受經濟損失。
自由亞洲報導,10月31日,八九民運學生領袖王丹等一百多名中國海內外異議人士連署一封公開信,呼籲蕭茲不要訪問中國。公開信指出,中共政府在新疆實施種族滅絕,對於香港、西藏、臺灣等議題處置方式,以及疫情「清零」政策所帶來的嚴重人權災難,都使得此時的出訪顯得不為明智。
公開信還指出,蕭茲帶領企業代表團出訪,雖可能有助於德國經濟發展,但是作為政治人物,應該思考中共的極權是否正逐漸成為「新納粹」的問題,基於中共在人權方面的斑斑劣跡,理應謹慎行事並取消出訪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