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福部統計,國小三、四年級學生中,約15.4%已半年沒有看牙醫,到了國、高中階段,更超過一半的學生沒定期看牙。研究顯示,超過9個月未定期檢查將會提高孩童產生齲齒風險,醫師提醒,務必把握口腔預防性照護、確實口腔清潔、均衡飲食「口腔保健123」原則,降低蛀牙風險。
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李昀在記者會上表示,可能與(武漢肺炎)疫情有關,近來門診發現許多兒童、青少年長時間未回診,甚至有長達9個月未回診,口腔檢查延宕恐導致齲齒嚴重,且產生不可逆的口腔疾病,建議應每半年回診,與醫師配合就能預防齲齒發生。
李昀分享臨床個案,一名5歲女童乳牙原先僅齲齒,經4至5次治療即可治療,卻因(武漢肺炎)疫情長達2年未就醫,齲齒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原本牙齒拔除僅需5分鐘完成,最後變成需全身麻醉的牙科手術,還一口氣拔掉9顆牙。
李昀表示,口腔健康不只關乎全身健康,牙齒治療更往往是不可逆,希望一歲之前孩子應建立「口腔親善之家」,培養定期回診的習慣,從嬰幼兒開始進行口腔預防性照護,直到成年都能與牙科醫師建立密切的關係。
前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牙科部副主任蔡佳玲表示,每日持續確實清潔口腔是最有效預防口腔疾病的方法,建議兒童在學校刷牙應使用1000ppm含氟牙膏、每天2次頻率,加上每次2分鐘刷牙,同時搭配牙線及含氟漱口水,能夠降低齲齒風險。
兒童牙科醫學會提出「兒少口腔保健123」,包括1歲前建立口腔親善之家,建議嬰兒到兒童及青少年應至少半年定期檢查;每天使用含氟1000ppm以上牙膏刷牙至少2次,搭配牙線及含氟漱口水,餐後咀嚼20分鐘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中酸性,降低齲齒風險。
另外,為每日均衡飲食,李昀表示,3類不易造成齲齒食物可多吃,包含蛋白質(豆魚蛋肉類、奶類)、高纖食物(蔬菜類)及白開水,另有3類含醣食物多留意,全榖雜糧類可多補充、精緻澱粉適量吃、添加糖類的食品則避免食用,如蛋糕、手搖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