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帶動就業,中共發改委近日發布「以工代賑」管理辦法,希望藉能多用人工、少用機械。學者表示,為避免大量農民工失業、增加反政府串連的可能,於是共產黨要讓大家都有事情忙,這顯示中國經濟將進入內循環、甚至是內耗模式,而越內耗,中共將越沒有能力侵臺。
中共發改委訂定新版「國家以工代賑管理辦法」,將於今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的內容提到,能用人工的盡量不用機械,能組織當地群眾務工的盡量不用專業施工隊伍,例如拓寬道路、挖掘河道,即使這些工作可以用機器更有效的完成。
《華爾街日報》引述恆生銀行(中國)的首席經濟學家王丹的說法稱,隨著中國經濟朝向服務業導向轉型,近3億的農民工正在失去就業機會,而有近300萬低技能的農民工只能被迫滯留在農村,「以工代賑」的政策成效恐怕不如預期。
報導提到,這項「以工代賑」的政策反映出中共的擔憂,即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農村勞動力正失去謀生的機會。過去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可以在建築工地與工廠找到工作,但隨著經濟變得更以服務為導向,許多工作職缺都消失了。
報導指出,隨著新冠動態清零政策的取消,中國整體就業市場原本有望在今年得到改善,從而提振經濟,然而,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以及全球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需求疲軟,意味著農民工可能不會從中受益太多。
史丹佛大學專門研究中國農村經濟的高級研究員羅斯高(Scott Rozelle)坦言,根據其研究調查,中國農村失業者相當多;他還提醒,「以工代賑」在過去或許成效不錯,但隨著時代變遷,農村勞動者可能對十分耗費體力的工作沒那麼感興趣了。
對此,新思維國際創辦人蔡依橙表示,從中共發改委要求,能用人工就盡量不用機器;能用當地群眾,就不用專業施工隊伍的作法顯示,中國經濟即將進入內循環,因為與國際斷絕往來,勞動力沒辦法轉換成價值,大量農民工失業。
他表示,過剩的勞動力,會增加反政府串連的可能,於是共產黨政府要求能用人力的就不要用機器,讓大家都有事情忙。
「這不只是內循環,更是內耗、大煉鋼2.0」。蔡依橙表示,中共推行「以工代賑」,對臺灣的好處是,中國越內耗,越沒有能力侵臺,頂多是陸地邊境衝突,海空戰太燒資源玩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