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民團促改善高市行人安全

高雄市博愛國小通學步道。(高市府交通局提供)
高雄市博愛國小通學步道。(高市府交通局提供)

【記者袁世鋼/高雄報導】近期有外媒報導臺灣是「行人地獄」,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等民間團體20日盤點全市捷運站、醫院周邊共7處「痛苦路段」,向市府提出興建實體人行道取代標線人行道、設置「行人專用時相路口」等建議,並呼籲至少提撥3%交通罰鍰歲入專款專用,改善行人安全。

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林于凱指出,在2021年全年度A1死亡事故(造成人員當場或24小時內死亡)中,行人占比達10%,但往年高雄市政府編列用於改善行人路權的經費,僅不到總預算的千分之一,今年的相關預算也僅編列1.1億元。

小金魚親子共學協會創辦人吳亭君以凹仔底站二號出口往大順路方向路段為例表示,該處是未來輕軌「愛河之星站」交會的地方,且通往兩所中小學校,但市府推動輕軌人本造街計畫後,人行道卻破碎難走,甚至狹小到輪椅根本無法通過,騎樓也堆滿雜物;她呼籲,市府應規劃在捷運站附近優先設置「通學步道」,醫院、大型商圈周邊須興建實體人行道。

行促會認為,捷運、輕軌站附近的人行環境必須優先改善,且人行道應當平順、連續、無障礙,針對沿線商家製造的路障應加強執法予以排除;其次,機車停車位應全面退出人行道,若人行道有足夠寬度可設置機車停車位,應一律改為內縮式停車彎;至於人車動線衝突的街道巷弄,也應積極規劃設置人行道。

對此,高市府交通局強調,市長陳其邁上任迄今已完成改善人行道長度約1萬公尺,今年預計再增加2,500公尺;目前也已陸續完成13所校園通學步道改善,今年將加倍申請營建署補助。未來所有新闢道路、重劃區道路,均將人行道納入基本設施,盼逐步提升人行環境。

交通局指出,市府自2012年起陸續完成5大商圈、20所大專院校、14所教學醫院周邊機車退出人行道措施,近5年則配合十大重要幹道、15所市立學校人行環境改善工程同步執行機車退出人行道,計42路段,未來持續辦理;行人專用時相路口部分,目前共有38處,未來也會持續增設。交通局也將與行人路權團體建立聯繫管道,一起改變高雄交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