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沉默的器官,主要負責排除體內的毒素、水份,生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民眾不易察覺,但當出現症狀時,常常為時已晚。國健署9日表示,腎臟病防治應著重在預防勝於治療,並公布多喝水、健康飲食等護腎黃金8守則。
國民健康署9日舉辦「112年世界腎臟日-腎病識能友善診所,守護國人「腎」安心」記者會。
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上成人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已逾12%,卻有超過9成(96%)的腎臟病患者罹病而不自知,容易忽略身體警訊而延誤就醫,察覺有異時卻已演變成中重症。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腎臟病是所有傷害的總和,主要有三項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抽菸、肥胖生活習慣;及長期服用止痛藥的醫療文化。
他表示,台灣健保制度良好,但有民眾常會自行到藥局買止痛藥,其中一類「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NSAID),這種藥物並非適用所有人,吃太多若腎臟就會壞掉,因為腎臟出問題也不會有症狀,常出現問題時腎臟已經受損。
吳麥斯說,這類藥物本身機轉就會讓腎臟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對腎臟影響很大,腎功能正常者能自行調節,若腎臟功能不佳、長期使用,及合併相關危險因子,收縮就會減少腎臟血流,少數人會直接傷害腎臟,因此腎病識能很重要,大家要知道並小心。
腎臟病友賴先生分享,以患者立場來說,除了醫師指示外,就診的診所開設相關衛教課程,針對病情提供相對應的飲食、運動等指導,患者家屬也能參與,他的妻子上完課後,協助飲食調理,這對疾病改善有幫助,幾乎是全面性照顧,且運動對疾病改善也很有幫助,現在工作再忙都「一定會做運動」,讓他的糖化血色素從11.1降為5.9。
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搭配護腎黃金8守則,包括,多喝水、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檢查腎功能、三高控制、體重控制、不抽菸,及避免服用不當藥物等,以維持腎臟健康,避免腎臟病進一步惡化至洗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