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募資平臺流竄淘寶貨? 專家:類似中共傾銷模式

阿里巴巴集團西溪園區,又稱「淘寶城」,是淘寶網的總部所在地。(Danielinblue/維基百科)
阿里巴巴集團西溪園區,又稱「淘寶城」,是淘寶網的總部所在地。(Danielinblue/維基百科)

文/記者侯駿霖
許多新創產品會在募資平臺提案取得資金,或測試市場反應,但民眾卻發現上架產品與中國網購平臺「淘寶」高度相似,質疑廠商販售淘寶貨的問題時有所聞。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告訴《大紀元時報》,這與中共一貫的傾銷手法類似,臺商過去到中國投資、培養當地產業鏈,以為有利可圖,現在卻遭中國低價傾銷策略打擊。

臺灣募資平臺上架的產品,很多標榜「新創產品」、「自行研發」,但民眾時常在網路上踢爆,很多根本是中國淘寶貼牌,但價格翻了3~5倍;這個現象已蔓延到臺灣購物市場,可能打擊到真正想要作品牌的人。

吳嘉隆認為,以經濟學角度來看,主要是中國產能超過自身內需,必須找地方出口,並讓對方提高價格採購,這也是變相的傾銷行為,這與過去紅色供應鏈崛起,打擊到臺灣科技業的道理相似。

「中共一旦想切入某一領域,通常都利用低價傾銷手段」,吳嘉隆表示,例如面板、太陽能等領域,這些與過去臺商、韓國企業的投資有關,培養中國當地的供應鏈,結果中企反而回頭以低價傾銷打擊臺企與韓企。

吳嘉隆認為,臺商過去扶植中國紅色供應鏈,最後發現擠壓到自己的利益,坦白來說,臺灣企業不僅要做到與中國脫鉤和撤出,也要預防廉價產品傾銷問題。不過中國目前經濟走衰,大量中小企業破產倒閉、失業人口增加,現在反而急著找歐美、東南亞市場傾銷,否則產能可能過剩。

募資平臺詐騙 民眾財損連年升

根據刑事警察局資料顯示,以募資平臺名義詐騙,2020年發生數32件、財損數148.95萬元;2021年發生數31件、財損數300.15萬元;2022年發生數38件、財損數538.62萬元(皆以新臺幣計算),發現民眾財損有連年上升趨勢。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對《大紀元時報》指出,目前募資平臺的銷售模式是否適用《消費者保護法》,已變成一項爭議,實際上募資平臺是預購商品的性質,站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會看作正常的銷售商品,而不是單純的募資行為。

吳榮達表示,募資平臺若涉及到境外銷售行為,消費者務必謹慎,因為風險非常高,輕則拿到瑕疵商品,重則業者人去樓空,錢也拿不回來。

至於境外交易錢難收回的癥結點,吳榮達提出兩點說明,第一,要找到當事人才能求償,但境外交易IP都設在國外,恐怕非常困難;第二,即使有明確對象,但民眾考量要到國外打官司,高昂的訴訟成本會讓人卻步,認為花錢消災了事,這是目前主管機關、消保署也好,都非常頭痛的問題。

吳榮達認為,這種情境非常符合過去臺灣業者代銷國際郵輪船票的問題,因為民眾登上外籍船隻跟來到外國一樣,特別在公海上發生糾紛很難去打官司,而臺灣業者只是代銷船票的角色,基本無責;目前要解決求償無門的問題,必須境外交易廠商有在臺灣設立分公司,才有求償機會。

品牌經營難 MIT才具競爭力

針對臺灣商品可能充斥中國淘寶貨,抑或貼牌產品在臺灣募資,除了消費性電子產品如筆記型電腦等,似乎難見臺灣有國際知名品牌。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品牌經營困難度本身就高,也不是臺灣的專長,臺灣競爭力仍在製造端,其實不只是筆電,巨大集團的腳踏車品牌捷安特(Giant)在全球也算知名。

吳大任認為,品牌經營與創新開發一直是美國廠商的強項,臺灣製造能力有目共睹,因此兩邊擁有非常好的互補關係,可結合為最有效率的生產模式。他舉例,台積電沒有自己的品牌,但是製造能力很強,才讓知名品牌蘋果(Apple)願意將重要零組件訂單交由台積電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