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日電)勞動部統計資料顯示,近5年大專院校畢業生前往中國人數逐年遞減,在COVID-19疫情發生前,已呈現人數下滑態勢。
勞動部「薪資行情及大專生就業導航」最新統計顯示,2021年大專院校畢業生(含博士、碩士、學士、專科)畢業1年又1季後,截至隔年10月底,計有1,038人離境前往中國;較2020年畢業生有1,353人,減少315人,減幅23.3%。
近5年大專院校畢業生前往中國人數逐年遞減,2021年大專院校畢業生畢業後,截至隔年10月底,計有1,038人離境前往中國;相較5年前、2017年畢業生大減2,742人,減幅72.54%。
以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發生前來看,2018年畢業生畢業後,截至隔年10月底,計有3,264人前往中國;較2017年畢業生減少516人,減幅13.7%。
大專院校畢業生畢業後前往日本趨勢逐漸浮現。根據這份資料,2019年取得學士學歷的大專院校畢業生,截至2020年10月,離境臺灣前往日本計1,408人,首度超過前往中國的人數1,253人。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很多臺灣學生過去選擇到中國念書,考量在當地畢業後留下來工作;中國就業市場過去對於臺籍學生吸引力大,現在部分臺商移轉基地、外資投資縮手等影響下則不然。
他說,臺灣人才由於教育程度高、較早受到資本主義薰陶,加上語言可以直接溝通,過去在中國職場上確實也較有就業優勢;中國在地人才急起直追後,這塊優勢其實已經不再。
辛炳隆提到,日本由於人口老化、人力短缺等問題嚴峻,對於海外人才頻頻招手,不管是基層人力或是專業科技人才都是積極爭取,搶臺灣人才,也和臺灣競爭海外人才,這樣的競才壓力其實是好的,有競爭才有提高待遇搶人才的空間。
一名曾在疫前考慮前往香港金融業工作的臺灣民眾告訴中央社,相較臺灣低薪、高壓工作環境,較青睞海外職場,以疫情原因拒絕工作地點在香港的工作,這只是部分原因;由於香港國安法通過等日漸緊縮的政治環境、自由空間,這才是不考慮前往中國、港澳工作的主因。(編輯:周慧盈)11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