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觀點

中共二十大後權鬥劇烈 驚現六樁怪事

2023年3月12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大會堂出席全國人大(NPC)第五次全體會議(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3月12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大會堂出席全國人大(NPC)第五次全體會議(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岳山
在中共二十大後新的權力布局下,近期連續出現六樁疑似涉及官場權力角逐和利益爭奪的事件。並且事件在罕有公開後又悄然隱去,讓人大感離奇。這背後必然不簡單。

其一,真央企集體打「偽央企」

中共中紀委4月9日晚宣布,新一輪巡視組已完成進駐,進駐單位包括中國航太、中國航空、中國船舶、中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糧集團、中核和國家電投等30家中央管理的國企。巡視組重點查官員,其次查資產。

在這個敏感時間,央企卻自己先集體喊冤,已有四家央企齊齊聲稱被假冒,要打假。澎湃新聞4月10日報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4月9日晚發布聲明稱:近期發現不法份子通過偽造相關材料等方式,將國恒基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國恒基業)、中自雲智慧城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絲路國華科技有限公司註冊為國家電投集團的子公司。上述3家公司及其設立的系列子公司與國家電投集團無任何隸屬或股權關係,也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業務等關係,「其一切行為與我司無關,請社會各界提高警惕,注意防範風險。」

除了國家電投集團,中核集團旗下非核清潔能源產業專業化平台公司、中國核電控股子公司中核匯能有限公司4月8日也「怒斥」國恒基業的假冒。9日下午,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也出面打假,指向國恒基業。10日晚間,國家能源集團也一口氣公布17家「假冒」子公司,首當其衝的也是國恒基業。

工商資料顯示,成為打假主要目標的國恒基業,成立於今年1月30日,法定代表人為張奔,登記的六大股東包括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核匯能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有限公司,出資額均為1000萬元。

但截至4月15日,除了前邊聲稱被假冒的四家,餘下的中石油旗下的中國華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有限公司卻未發聲打假。

陸媒後續調查稱,經實探假央企註冊地,發現大門緊鎖,並稱國恒基業篡改工商資料,上演了「碰瓷」央企的套路。但是目前除了多家陸媒調查,並沒有官方回應此事。按說,若警方立案,這種事是很容易查清的,因為是經濟案,也能讓相關官員撈一筆,卻沒有警方行動的消息。

儘管官方之前不時也有公布假冒中央企業名單,但這次央企集體出來打假,還是令人感到不尋常。

這裡面有幾點值得注意:

一是假如真是假央企,其能夠通過工商部門輕易改動工商資料,可見背景也不一般,這種冒充不是一般的大膽,況且有些被假冒的央企並沒有表態,令人懷疑本來就與真央企的某些高層有勾連。

二是30家央企目前正面臨被中紀委清查,其中這次參與打假的中核國家電投就在列,可能這些單位急於自保,將原來掛靠者的關係作緊急切割。

三是這些央企或假冒的央企,可能本來在中央高層都有靠山,現在高層換屆後,人事大變,靠山退位或失勢,下邊就面臨被清洗和收拾。

其二,上海當局就市委及家屬旅遊團闢謠

上海官方4月9日闢謠說,「一大巴載市委及家屬旅遊團」是不實消息,此事還連續兩天上了微博熱搜。中共特權問題的爭議在社媒公開,未被封殺,頗為罕見。

上海東方網4月9日報導,日前,有網友在社交媒體平台貼出一張圖片,稱在安徽池州旅遊時,在一個服務區看到了一個老年遊客團,其所乘坐的皖牌大巴前側掛有「中共上海市委及家屬旅遊團」的條幅,網友對此表示質疑。

報導說,上海市委回應稱,「從未組織過相關旅遊團,也不可能組織這樣的旅遊團」。而旅遊大巴所屬的安徽新客流旅遊運輸公司,也否認接到過中共上海市委安排的旅遊業務,公司層面也沒有安排過在車上貼橫幅的行為。至於是否存在大巴駕駛員或遊客個人自行張貼的情況,對方表示需要進一步了解調查。

大陸網友認為事件不尋常:「有圖有真相的事,反正就是死不承認,你能把人家怎麼辦?人家大巴司機吃飽撐的貼這麼個條幅,呵呵!」「事出反常必有妖」「內容清晰,車牌清晰,一個小時就能查清楚,不用遮遮掩掩,大概率和上海市委有關,最少,車上坐的有上海市委或者某個部、局的家屬。」

高官及親屬享特權,在中國大陸已不是祕密。中共官官相護,所以真要處理是不可能的,除非內鬥需要,有人靠山不保。這次上海市委「中招」,會不會對新任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有所影響呢?

上海官場歷來是江派韓正(現任國家副主席)經營多年的老巢。在韓正之後,李強主政五年,鬧了個封城民怨之後,因為是習的大祕,照樣升任政治局常委兼總理。接掌上海的是典型的技術官僚陳吉寧,他屬於習近平親信陳希為首的「清華幫」。

這次事件,會不會是韓正或李強之前的舊部,在給新官上任的陳吉寧搗亂呢?還是純屬陳吉寧底下官員的忘乎所以,操作失誤?官方不太可能進一步公布詳情。事實上也是這樣,此事到4月15日,也無下文。

其三,發改委就統一大市場闢謠

4月5日,中共發改委在官微發消息稱,發改委體改司鄭重聲明,近期有人自稱發改委全國統一大市場規劃司特派專員,發放統一大市場建設卡、招聘全國統一大市場宣傳員等。聲明說,發改委內部沒有「全國統一大市場規劃司」相關機構,也沒有上述活動。

是真有人膽敢冒充政府部門?當然不排除,這種事之前確實也有不少,特別是因為現在經濟太差,許多人還是會冒險的,但是此事也頗為奇怪。

首先,這種冒充行為照理是屬於違法犯罪,但發改委至今也沒有相應的依法行事的說明,打假輕描淡寫地過去了?

發改委闢謠的統一大市場,是前年底習近平下令加快建設的。在習三連任、權力鞏固之後,現在又是中共所謂救經濟的關鍵時間,具備計劃經濟色彩的統一大市場一直沒有動靜,反而以闢謠方式被擺上台,側面證實統一大市場陷於爛尾。

另外,發改委是掌控國家資源的油水部門,也是黨內各種勢力爭奪的目標,習家軍內部不同利益集團,目前均有布局。

中共領導層已大換班。據網傳的「國務院領導工作分工」文件,副總理丁薛祥負責國務院常務工作,包括分管發改委。但發改委本身是現任副總理何立峰的舊地盤,何是上一任的發改委主任,而3月上任的新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是何立峰在福建時的舊部。

新任副總理劉國中任陝西省委書記時的大祕李春臨,兩會前也被調任發改委副主任。

至於被指假冒的「全國統一大市場規劃司」,及其開展的活動,除了真有騙子的可能,還有一種可能是,原來已在運作的工作項目,不獲現高層的支持。至於真實內情是否如此,官方也不會公布。

其四,《人民的名義》總監製槓上「學習強國」總編

3月23日,曾拍攝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等所謂主旋律影視作品的金盾影視中心主任李學政,實名舉報中共中宣部文藝局局長、中宣部輿情中心主任劉漢俊以權謀私及打壓金盾影視。劉漢俊還是代表習近平政治符號的「學習強國」平台的總編。事後當局對李學政予以封殺,連百科詞條也刪除,出手夠狠。

據網上流傳一則北京金盾出版社發布的聲明稱:北京金盾出版社金盾影視中心已經撤銷。非經我社書面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北京金盾出版社金盾影視中心」及相關名義開展商業和社會活動。這意味著,金盾影視中心和李學政再用原來的身分,均已非法,甚至會被說成是騙子。

金盾影視中心於2012年3月成立,原隸屬中共軍方總後勤部司令部,2016年軍改後隸屬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辦公廳。2021年底轉隸到中國融通文化教育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融通是為了管理經營軍隊資產,於2020年新成立的大型央企。

李學政是中共軍方總後勤部金盾影視中心任第一任主任,也就是在趙克石上將任總後勤部部長、劉源上將任政委時期獲重用的。這兩人均已退役,李學政就沒有了靠山。

這件事表面看是利益分配不均,實際上也會是高層內鬥的結果。代表著紅二代的劉源,還有趙克石這些老軍頭,與習近平之間的關係疏離。

其五,「強國交通」被交通運輸部撇清

中共中宣部「學習強國」平台年初擬推出首個國家級交通出行平台「強國交通」,稱將率先推出約車服務,已接入數十家網約車運力公司,未來預計接入運力將占市場全部運力的90%以上。此事獲多家官媒報導,但中共交通運輸部罕見火速撇清,稱與該App無關。

「學習強國」負責人後來發文稱,「強國交通」不是國家級出行平台,而是轉接應用程序,目前這一接口尚在開發中。

「強國交通」的背後操盤手是前資深媒體人童光來,目前擔任北京眾盈通信的監事。此人應該也是中宣部權貴的一隻白手套。

中共文宣系統本來並非直接的油水部門,但近幾十年間,借獨門壟斷共產邪教洗腦術大發橫財。其中「學習強國」是洗腦利器,大肆斂財,這次搞網約車平台其實跑了偏門,屬於不務正業。正因為如此,前總理李鵬之子李小鵬控制的中共交通運輸部,雖然嘴裡不說,但一旦有事,就馬上切割。

中宣部已布滿習家軍,去年10月由李書磊任部長,勢力坐大之下,未來可能還會爆出更多因為跨界搶錢而起的爭議。

其六,貴州省政府公開宣告無力還債務

最後將最新的一樁怪事補上:貴州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4月12日通過社交媒體平台透露,經過考察發省內貴陽貴安、遵義、畢節、六盤水等地得出結論,該省地方債務嚴重,自己無能力消化,只好向上爭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支持。這一消息在網絡流傳,包括財聯社的轉載,並未被封殺。

中國地方債務問題之嚴重,已曝光很長時間,特別是貴州這類窮省。外界感到奇怪的是,地方官員為何敢於在習近平中央為了政權維穩,已要求下邊「唱好」經濟之時,敢於逆風而動,主動揭醜?於是有人認為是貴州首開第一槍,公開逼宮中南海,要中央幫忙解決實在扛不下去的債務包袱。

但熟知中共體制的人都知道,中共官場的鬥爭是很微妙的,不會有純粹是為了逼中央幫忙的舉動,此事背後一定不簡單。

一種可能是,貴州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的負責人硬氣,自己做決定,冒著丟官帽的危險捅破問題。這種情況一般而言,涉事官員會被內部處理。

貴州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屬於省委、省政府的決策諮詢機構,該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陳朝倫,長期在貴州任職。陳朝倫仕途發展主要在2011年之後,經歷栗戰書、趙克志、陳敏爾、孫志剛、諶貽琴,以及新任的徐麟等6任省委書記,還看不出他的真正靠山是誰。

另一種可能是,貴州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是奉命而為,代表省委、省政府發聲。現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是徐麟,習近平的上海舊部;省長李炳軍,則是前總理朱鎔基的大祕。如果這樣,會不會是習家軍內部,或者朱鎔基的勢力,要給新上任的總理李強出難題呢?

不管何種內鬥原因,財政危機卻是真實的。僅以免不了有水分的官方數據可知:2022年上半年,包括上海在內,全國31個省市區全部現巨大的財政赤字。2022年全年廣義財政(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和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超出收入8.96萬億元。

已有專家明言,中共的地方財政危機將引發政權崩亡,改朝換代在即。這不會是笑話。

結語:

以上六樁怪事,僅是冰山之一角。中共不但歷來政治上黑箱操作,近期在經濟治理事務也越來越隱祕。但隨著中共二十大後的人事更替,各級利益地盤正在發生一番新的激烈爭奪,當中就有人會用力過猛,令本來被視為家醜的中共內訌細節掩蓋不住,從而讓公眾得見。其實這也是政權危機太甚的一種失控表現。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