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雲嘉屏

保育經濟共榮 屏科大辦理牡丹鄉友善圍網換工

屏科大社區林業中心辦理「牡丹鄉友善圍網換工假期」活動,大學生協助部落架設養雞圍網。(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屏科大社區林業中心辦理「牡丹鄉友善圍網換工假期」活動,大學生協助部落架設養雞圍網。(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文/記者簡惠敏
牡丹鄉食蟹獴、白鼻心、臺灣獼猴等野生動物數量眾多,成為雞農們養雞時的重大困擾。為友善環境,以及與野生動物共榮的精神下飼養土雞,屏科大社區林業中心辦理「牡丹鄉友善圍網換工假期」活動,讓屏科大學生參與圍網工作,並納入部落「換工」的精神,期許不同村落的農友成為彼此支持的夥伴。

參與圍網農友林淑貞表示,石虎保育協會的專家圍網的方法與部落很不一樣,作法比較紮實,如打樁就打了70cm深,但在部落只有固定樁大約10cm而已,所以圍網都很容易搖晃。

屏科大學生協助部落架設養雞圍網。(屏東科技大學提供)屏科大學生協助部落架設養雞圍網。(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過去部落山林養雞多半以自家食用為主,但在推動振興山村經濟的策略上,部落山林養雞不只考量環境承載量限制,如何減少雞隻傷亡,提高育成率也是評估養雞整體效益的關鍵。

「牡丹鄉友善圍網換工假期」活動,納入部落的「換工」精神。(屏東科技大學提供)「牡丹鄉友善圍網換工假期」活動,納入部落的「換工」精神。(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帶領社區林業中心團隊,輔導部落友善養雞,建立牡丹鄉品牌「牡丹山林雞」,支持超過40位以上農友發展里山微經濟,截至2023年4月,牡丹鄉飼養該雞種,已超過1萬5,600隻,若1隻雞對外售價為700元,則創造近1,092萬產值。

陳美惠表示,「換工」為部落長久維持的傳統工作模式,是族人間重要的農務交流,不論是過去種植水稻與務農時的換工,或是婚喪喜慶的換工,都展現部落濃濃的人情味,甚至是各部落間交換知識情資、聯絡感情的重要場域。

「牡丹鄉友善圍網換工假期」活動,屏科大學生協助部落架設養雞圍網。(屏東科技大學提供)「牡丹鄉友善圍網換工假期」活動,屏科大學生協助部落架設養雞圍網。(屏東科技大學提供)

陳美惠說,辦理「牡丹鄉友善圍網換工假期」希望提升牡丹鄉品牌「牡丹山林雞」產業,同時做到野生動物棲地保存的共存目的,並透過部落的「換工」文化強調族人的情感連結,亦能帶動大學生深入山林服務,創造知識交流、保育與經濟的多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