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需量競價每度10元 經長:占發電成本僅0.17%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邀請經濟部長王美花與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就「台電強化電網韌性相關計畫執行現狀、經費編列與具體成效」進行報告。(記者林仕傑/攝影)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邀請經濟部長王美花與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就「台電強化電網韌性相關計畫執行現狀、經費編列與具體成效」進行報告。(記者林仕傑/攝影)

【記者張原彰、常懷仁/臺北報導】4月高溫以期部分機組故障,台電在4月6日、18日啟動需量競價機制向民間購電,更傳出購電金額達到每度10元,引發社會關注。經濟部長王美花在24日強調,需量競價的購電占台電總發電成本的比率非常小。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則說,4月18日當天收購平均價格為5.2元,並非10元。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在24日邀請經濟部長、台電董事長就「台電強化電網韌性相關計畫執行現狀、經費編列與具體成效」進行報告。立委紛紛關切台電在18日以需量競價的機制向民間購電一事。

立委陳亭妃質詢時詢問,需量競價的機制是否常態化?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這是一種保險機制,並沒有常態化的問題,而且從4月18日之後就沒有再需量競價過。而之所以啟動該機制,多數是因為台電機組出狀況,在4月18日前一次是在4月6日時啟動。

王美花提到,買保險的概念是要讓備轉容量多一點,並非是當天沒有點,而是要準備多一點的電。陳亭妃說,為了避免變燈,讓缺電的問題被拿出來討論,因此要有足夠的備轉電量,而要達到這個狀態,就需要啟動需量競價。

另外,王美花強調,需量競價的機制已行之有年,早在2015年的馬政府時期就啟動,當時就曾以每度10元的價格向民間購電,但並非每次都10元,而是規定裡的最高價格是10元。

至於是否非得賣到10元,王美花說,相關機制會再做檢討。

王美花說,如果不用需量競價跟民間購電,轉而啟動台電的柴油機組,換算下來是每度12元,價格反而更貴。另外,在去年,需量反應的機制只佔台電的總成本的0.17%,佔比非常小,台電去年整體的發電成本是9千多億元,需量反應的購電成本占其中的17億左右。

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表示,18日是因塑化汽電共生大型機組破管、桃園海湖電廠燃氣機組故障,供電能力約減少100萬瓩,塑化汽電共生預計26日回歸,海湖機組預計月底修復完成。

另外據台電統計,去年需量競價平均每度扣減2.95元,4月18日當天平均每度則為5.2元。

針對備轉容量設定,曾文生表示,隨著發電量增加,專家建議備轉容量可調整為定量280萬瓩,以總發電量4千萬瓩而言,備轉容量約為7%。

台電於2015年推動需量競價,由用戶就其願意減少的用電自訂回饋價格,與其他參與用戶及台電發電機組相互競價,用戶得標後配合減少用電,便可依據自訂價格扣減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