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越南牡蠣含砷量超標五倍 立委籲食藥署嚴格把關進口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右2)5日在立法院舉行「牡蠣來源分不清,食安把關沒頭緒」記者會。(中央社)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右2)5日在立法院舉行「牡蠣來源分不清,食安把關沒頭緒」記者會。(中央社)

【記者常懷仁/臺北報導】立委林俊憲5日指出,越南牡蠣佔臺灣進口牡蠣九成,但卻被驗出砷含量超標達5倍,讓消費者陷入食安危機,所以呼籲政府加強查驗、管理,並要求食藥署積極和地方政府、漁會合作,加速落實產地標示。對此,食藥署回應,進口管理分三階段進行,行政院也有啟動相關作業,目前國內沒有發現越南牡蠣混臺灣牡蠣的情形。

林俊憲表示,部分業者看上越南進口牡蠣每臺斤60至80元的利潤,比起國產牡蠣每臺斤僅約30元的利潤高出許多,自2017年開始增加越南牡蠣進口量,年進口量由150公噸開始增加,2022年已超過3千公噸,不只大幅增加⺠眾的食安風險,也衝擊國內牡蠣養殖產業。

林俊憲進一步指出,全國牡蠣產量,從2017年的年產2萬3,270公噸,下降至2021年的年產1萬7,954公噸,其中受影響最深的是臺南,牡蠣年產量自2017年的年產4,266公噸,下降至2021年的年產2,144公噸,年產值從近8億元減少至3億餘元,造成國內牡蠣養殖產業萎縮。

對於越南牡蠣被驗出無機砷一事,林俊憲指出,長期攝取不只會引發肝、腎、膽等器官病變,砷中毒更是早年引發烏腳病的主要原因,然而越南進口牡蠣進入市場卻沒有標示產地,一般⺠眾難以分辨,若政府不嚴格查驗進口牡蠣,將對國人食品安全造成嚴重隱患。

所以,林俊憲呼籲,政府要加強對進口牡蠣產品的查驗和管理,從源頭把關進口牡蠣,確保產品的品質和安全,並要求食藥署積極和地方政府、漁會合作,加速落實產地標示。

食藥署北區副主任林旭陽表示,進口的管理方面會分三階段進行,一、輸入前採源頭管理,除了要求業者要符合臺灣規定外,也要附產地證明並提供當地主管機關的衛生證明才能通關;二、輸入時要查驗;三、輸入後,每年國內市場會進行稽查。

食藥署南區副主任蔡佳芬表示,行政院的食品安全辦公室有召集農委會、衛福部針對標示部分,啟動市售牡蠣產地標示的聯合稽查專案,進行產地標示正確性的稽核,目前並沒有發現越南牡蠣混臺灣牡蠣的情形,今年度也啟動下階段聯合稽查作業,並督導業者落實。

水試所水產加工組長蔡慧君表示,目前有資料庫可以當作行政單位溯源管理的依據,六月份會送進食藥署給檢驗單位作為依據。至於如何分辨差異,蔡慧君坦言,從外觀上除非把兩者放在一起,而且數量要多才可能察覺一點,但一般消費者無法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