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史上最強的打炒房政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相關子法有望在今年7月正式上路。學者認為,因為少子化、高齡化,不論是否有該政策的出現,台灣預售屋價格長期而言是受到壓制的,政府應更多的留心在解決囤房、空屋率、新建餘屋等問題上。
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日前舉辦「土地權利內涵的再界定論壇」,就《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從法理、稅制、人口與都市老化等面向進行探討。
談到預售屋市場,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戴伯芬認為,不管有沒有打房、平均地權條例,預售屋價格都很難再往上攀升,特別是六都有很多的低度使用住宅,且新建餘屋的比例也高,這反而是住宅政策要處理的面向,應聚焦在防止短期交易、囤房等課題上。
她說,住宅問題並非單純的市場問題,還跟制度息息相關,而觀察各國財產權的狀況,在歐美與日本皆已出現1元住宅,但這並非全是好事,首先這樣的物件不在市中心,另一點反應的是該國房地產供需失衡的狀況,「變成送人也沒人要。」
台灣的情況是,戴伯芬說,當面臨高齡化之後,房市還能否繼續成長,另一點,台灣有供需失衡的狀況,因為自有住宅比例高,加上新屋的搶建,在2020年時空屋率已達166萬戶,佔整體的803萬戶的18%左右,「我們房市會不會像歐洲、日本一樣,面臨衰退?」
另外,戴伯芬說,由於房價被炒高,導致都市更新相當牛步化,估計接下來屋齡超過50年的危老建築會達到300萬戶,因為存在危險性將不適合住人,可能會是都市裡面的「巨型垃圾」,這是接下來得面對的。
台灣應思考調整對財產權認定等觀念,戴伯芬說,應該思考人口轉型跟閒置住宅之間的關聯性,從中擬定有效政策,特別是現在有所謂的開放產權的改念,通過科技與資訊的共險,「有沒有可能達到住宅共險的效果?」
戴伯芬認為,政府徵收私有產權建設公共設施,而當美術館、歌劇院、捷運完工後帶動當地房價,最大得利者卻是建商,有公共產權分配不公的問題,這點應該更多地被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