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數據顯示,隨著西方公司將供應鏈轉移到中國外,美國進口的亞洲低成本商品中,中國商品占比將跌至一半以下,這是十多年來首見。
《金融時報》週日(6月4日)報導,根據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Kearney)的年度回流指數報告,因美國政府減少對中依賴,以及美國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美國正轉向從中國以外的國家,進口成本更低的產品。
該報告作者之一范登博舍(Patrick Van den Bossche)表示,「到2023年底,美國從日、韓以外的亞洲國家進口的廉價商品中,中國商品肯定會下降到50%以下。」
美中互為最大貿易夥伴,去年美國從亞洲國家進口製成品中,中國商品占50.7%,比2013年的近70%有所下降。
美國進口越南產品 10年增3倍
相較之下,但美國進口越南產品的數量,在過去5年翻了一倍,在過去10年翻了三倍。印度、臺灣和馬來西亞的產品,在美國的市占率也有所提升。
據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統計,今年2月,美國自越南進口135.6萬臺吸塵器,同比增幅高達54.1%;自中國進口129.3萬臺,同比下降51.7%。按照月度統計,這是越南首次超越中國,成為美國家用吸塵器的最大進口來源。
《金融時報》報導,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所所長屠新泉說,「隨著生產商將製造業從中國轉移出去,美國從越南等其他國家的進口正在增加。」
製造業從中國轉移出去的最初推動因素,是美國前總統川普時代的對中關稅,以及中國勞動力短缺,推高人事成本等原因。拜登政府上臺後,美中貿易脫鉤加速,美國一直在推動經濟安全議程。
范登博舍表示,新的美國法律,將繼續推動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美國和墨西哥,半導體和電動汽車電池就是例子。他指的是美國新的立法,例如《降低通膨法》對於電動車電池獲得美國補貼,祭出嚴格規定;《晶片與科學法》所提供的補貼,也是鼓勵晶片製造商在美擴展業務。
在3月的一份報告中,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中國勞動力成本增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人權問題,促使其他公司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美中脫鉤導致關鍵製造業回流美國,進口則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印度和墨西哥。
《金融時報》報導,貨櫃運輸量,也反映美國進口商品的來源轉變,而中國則為此付出代價。
據總部位於加拿大的物流技術公司笛卡兒(Descartes)表示,中國占美國貨櫃進口量的比重,從去年2月的42.2%峰值,下降到今年3月的31.6%,不過比重在3月以後有所提升。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印度和泰國的占比,分別小幅成長至4.1%和3.8%。
中國製造商 也在東南亞擴展業務
此外,因全球通膨上升並推高工資,一些中國製造商也開始擴大在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的業務。熱水器生產商廣東萬和新電器表示,將在埃及和泰國開設生產基地,以響應美國客戶的需求。
「你要麼靠近市場,要麼靠近你的資源。」Arise IIP China的總經理Simon Goh說。該公司與非洲地方政府合作經營製造工業區。
德意志銀行2019年對美國依賴中國的719種產品進行研究,發現其中95%的產品可從亞洲其他地方供應,剩下的38件物品「主要由化學品和相關商品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