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主席、前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代表民眾黨出征2024年總統大選,柯文哲一向快人快語,時常語出驚人,但相較於民進黨與國民黨,他在年輕族群的支持度中占有優勢。
急重症外科出身的他,起初打著超越藍綠的招牌,獲得不少支持聲量,不過外界認為其立場忽藍忽綠,路線似乎不是很堅定,但仍吸引到不同選民的目光,是藍綠陣營都不可小覷的對手。
三十年的行醫生涯
柯文哲從臺大醫學系畢業後,以全國第一名成績通過醫師國考,他並投入急診與重症加護工作,於1994年在臺大醫院建立器官移植小組,致力發展心臟外科和器官移植,為了替心臟移植爭取更多緩衝時間,同年他從美國引進葉克膜急救方式,提高病患存活率。
他曾在著書《生死之間》中提到,他前半輩子在臺大醫院裡做了30年,「如果沒有後來的波瀾轉折,這輩子應該都是醫生」。
早年,柯文哲曾擔任陳水扁競選臺北市長、總統時的醫界後援會幹部、臺大醫院後援會召集人。他身為醫學專家角色,再加上他敢說、敢評論,因此經常成為媒體採訪的對象。
愛滋器捐案 脫下白袍踏入政壇
而在2011年臺大醫院誤植愛滋器官事件中,臺大醫院器官移植團隊,因檢驗報告在口述過程中記錄錯誤,負責醫師又未盡到核對的責任,導致將愛滋病毒感染者的器官移植給五名病患,而負責器官移植團隊的柯文哲遭衛生署懲處、監察院彈劾及醫院扣薪處分。
柯文哲在2014年1月6日表態參選臺北市長,據媒體報導,當時柯文哲表示,促使他決定參選的主因就是「愛滋病器官移植案」,他是事件中唯一被移送懲戒的人,但真正問題在制度,因此想透過從政改變政治環境,扭轉現狀。
2014年3月爆發太陽花學運。無黨籍的柯文哲在民進黨支持下,打著「超越藍綠」的口號,累積了許多年輕人的支持,掀起「白色力量」旋風。同年11月以57.16%的得票率(85.3萬票),擊敗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的60.9萬票,成為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後的首任無黨籍市長。
2018年,柯文哲在沒有綠營奧援之下,以三千多票險勝國民黨丁守中。次年8月,柯文哲成立「台灣民眾黨」,確定走一條非藍非綠的路,台灣民眾黨也迅速成為國內第三大黨。今5月,柯文哲登記參加2024年民眾黨總統提名初選,由於柯為唯一登記者,因此自動成為該黨獲提名人。
柯氏風格 獲年輕人歡迎
柯文哲個人特色鮮明,有論文分析其語言風格特色,包括有話直說、不假修飾、庶民氣息的親和力、爭議性言論、迴避、我行我素等。柯文哲自認具備亞斯伯格症的特質,他也曾坦言,自己脾氣不好、有時很傲慢。
柯文哲首次競選市長時,民調顯示在20歲到29歲的選民中,柯文哲的支持度就大幅領先連勝文。至於他為何受到年輕人支持?有人認為,是因為他總是很直白的表達意見,還有他在網路行銷上的成功,甚至是因為他搭公車上班有別於以往政治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年輕人因討厭藍綠,所以轉向柯文哲。
他直言不諱的性格,雖然吸引媒體關注,也經常引發失言爭議,有人對他頻頻失言後再道歉的作風不以為然,但他確實是願意承認錯誤的政治人物。
北市執政8年成績與爭議
回顧柯文哲過去8年在臺北市執政的成績,如推動雙北1280交通月票、擴大站點及升級YouBike、改建五大老舊市場、西區門戶計畫、推動興建2萬戶社宅、路邊機車停車格收費等,皆讓市民實際有感。其中,最讓市民印象深刻的,應屬他2014年上任第二天,就火速開拆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
但其任內並未解決大巨蛋、社子島開發案等難題。撇除失言爭議,柯文哲在臺北市長任內,最受批評的是議會決議要柯自行埋單雙城論壇費用,但他仍以公帑核銷。根據《天下雜誌》2022年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柯文哲已連3年吊車尾。
服貿議題 引發激烈討論
柯文哲從政10年來,民眾對他的評價兩極。在兩岸政策上,他主張兩岸一家親、兩岸應深化交流,在臺北市長任內每年皆透過雙城論壇與中國合作交流。
近日柯文哲就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表示,自己「反黑箱、不反服貿」,又引爆「重啟服貿」爭議。柯主張先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建立遊戲規範、貨貿應先於服貿處理。由於柯在2013年的公聽會上說,「服貿一簽定,臺灣高階醫療人才會跑到大陸去,而低階醫療人才薪水會再降低,因為大陸的人會跑過來」,因此柯被質疑改變立場。不過當時的會議紀錄顯示,柯文哲確實「反黑箱作業、反包裹表決」,並要求「醫療與教育」方面逐條討論。
柯文哲的民調支持度於5月底超車侯友宜,增加了大選的不確定性。年輕選票和中間選票皆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關鍵少數,民眾黨黨內成員及其支持者以年輕族群居多,且柯在年輕人間的支持度本來就不低,至於是否會打破藍綠獨大的局面也很難說,不過藍綠都不可掉以輕心。◇
柯文哲小檔案
出生 | 1959年8月6日(63歲),新竹市 |
從政資歷 | 10年 |
學歷 | 臺大醫學系學士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
經歷 |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外科研究員 臺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創傷醫學部主任 臺大醫學院專任教授 臺北市市長(2014-2022) 台灣民眾黨主席(2019-) |
記者鄭琦/製表 資料來源/新聞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