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通膨及升息影響、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6月外銷訂單441.8億美元、年減24.9%,已連續10個月負成長,其中歐洲訂單縮減44.2%最多,仍受轉單東協影響;今年前6個月外銷訂單2,685.7億美元、年減20.8%,為2010年同期以來最大減幅。
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表示,由於終端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續疲,加上部分供應鏈持續庫存調整,導致主要貨品別的資通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器材,分別年減27.4%、22%及13.7%。
同時,業者對機械設備投資意願低落、國際原物料價格低於去年同期,以及海外同業競爭等因素影響,讓化學品、塑橡膠製品等傳統貨品年減均逾三成,基本金屬及機械也年減均逾兩成。
黃于玲指出,以6月外銷訂單數據按季節趨勢、基期影響推估7月表現,預估介於430億至450億美元間,年減幅度來到20.7%至17.1%,主要是下半年開始進入傳統旺季,第三季表現應比第二季跌幅收斂。
至於今年接單轉正成長的可能性,是否愈來愈低?黃于玲回應,主要端看兩項關鍵因素,一是下半年新興應用及消費性電子產品推出,將挹注接單成長;二是廠商去化庫存速度。
她說,針對景氣復甦訊號,未來主要觀察AI應用、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商機,是否能有效帶動接單動能,另也同步關注通膨及升息對經濟情勢的遞延效應。
根據統計處調查,受查廠商預期7月接單較6月增加比例為16.4%、持平占57.5%、減少者為26.1%,偏向悲觀。不過,黃于玲認為,目前觀察到大尺寸電視面板轉正、IT面板止跌,庫存去化狀況相對健康,至於筆電庫存去化也有跡象浮現,仍有望帶來正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