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全臺綠地覆蓋比率與躁鬱症發生率,兩者呈現顯著負相關,綠地覆蓋率可減少國人壽命損失達6.1年,為民眾帶來正常生活及工作,更能帶來212.7萬美元(約新臺幣6,841.4萬元)的產值。
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治達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探討綠地與躁鬱症之間的相關性。這是首份「結合衛星遙測、機器學習,及資料庫統計分析,量化綠地對躁鬱症疾病負擔與所得效益」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8月16日的國際期刊《健康與地方》。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18日舉行線上記者會,邀請吳治達及團隊成員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系助理教授李曉昀分享研究結果。
研究團隊就2013~2014年的衛星遙測資料,以及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IHME)資料庫等數據進行分析,以模型估算罹患躁鬱症導致失能或死亡的年齡與平均壽命的差距,並將這個差距視為因躁鬱症而損失的潛在健康壽命,
結果顯示,全臺各鄉鎮的綠地比率與躁鬱症發生率,兩者為顯著負相關。臺灣當前的綠地比率平均能讓民眾多活6.1年,假設民眾因此可以正常生活及工作,將帶來212.7萬美元的產值。
另據研究結果顯示,全臺有50個鄉鎮的綠地比率未達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標準,也就是住家周圍300公尺內應至少有一片大於0.5公頃的綠地。以此數據換算,每個行政區的綠地覆蓋率應大於25.6%。
吳治達說,不符標準的鄉鎮以臺灣西部為主,其中高雄最多,有16個鄉鎮綠地不足,臺中、臺南分別有近10個鄉鎮的綠地覆蓋率未達標。
該研究也推算,若未達標的50個鄉鎮綠地覆蓋率都提升到符合WHO標準,將為國家增加236萬美元(約新臺幣7,590.9萬元)的收益。
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報導,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柳婉郁提到,森林綠地可以透過不同的途徑與機制來影響心理健康,例如自然植物可經由生理機制排放出芬多精等有益健康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這樣的效應是人造景觀做不到的。但若人造景觀應用得當,亦能營造出美麗、自然的森林生態樣貌,讓人們在進入或觀賞該環境時便達到放鬆和恢復注意力的效用。
綠地並非影響躁鬱症唯一因素
吳治達表示,綠地可以透過減少空汙、調節微氣候、降低高溫等功能而改善環境的永續性,也可使人放鬆、恢復注意力及增加與人群互動之機會,促進心理健康。
但吳治達也提醒,該研究成果是以全臺的資料分析出其在統計上的相關性,無法直接連結各鄉鎮的綠地比率與躁鬱症發生率。李曉昀也說,該研究並非以「個人接觸綠地的實際行為」來分析,不能光用此次研究結果來推論「居住鄉鎮的綠地多就不會得躁鬱症」,況且本研究也還沒有納入「家族病史」這項躁鬱症的重要原因。
吳治達及李曉昀都表示,綠地並不是影響躁鬱症的唯一因素,該研究「只能說明綠地增加可能降低躁鬱症的風險」。李曉昀補充,2013~2014年的資料已是研究期間能夠得到的最完整且最新的版本,還需要更新的資料才能了解綠地與健康的關聯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