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醫師分享,每年9月開學後,孩子們多有近視或度數加深徵兆、看不清黑板的字,提醒家長重視後天環境對兒童視力的影響,建議兒童平時看書要保持適當距離,且不能看太久。
據統計,臺灣近視人口超過1,300萬人,當中6歲兒童近視比率約20%,12歲的學童約為60%,18歲則提高至85%。
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醫師鄭涵之表示,正常視力下,平行光線會通過水晶體、玻璃體,聚焦在視網膜上,產生清楚的影像,而近視為眼睛看遠方物體時,影像聚焦在視網膜前方,造成視力模糊。
鄭涵之說,除父母均為高度近視的先天遺傳性近視外,後天環境對兒童視力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包括看書距離不當、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及戶外活動時間不足等,在視力發育最重要的階段用眼過度,就會造成近視。
為避免惡「視」力,鄭涵之分享五大護眼小訣竅,包括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閱讀書籍、觀看螢幕,並保持30至40公分距離,且3C產品每使用20至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家長應多鼓勵小朋友每日進行120分鐘的戶外活動。
還有「營養均衡」,適量補充維生素A或富含葉黃素的食物,如南瓜、番茄、紅蘿蔔、花椰菜等;睡眠充足;每半年「定期檢查及追蹤」視力狀況;「預防勝於治療」,倘若孩童的遠視儲存度數不足時,可以使用短效型或是低濃度的長效型散瞳劑治療。
鄭涵之表示,「近視為不可逆的現象」,國小階段的度數增加最為快速,每年平均增加100度,國中與高中階段則是每年增加約50至75度,若一旦變成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後,未來有更高的機會罹患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併發症。
此外,醫師提醒,若兒童有發生不正確的觀看姿勢,建議就醫尋求專業意見,以便能夠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避免近視度數越來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