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電子支付走入共碼 台專家:特約店讓利恐難喬

金管會擬推出電支跨機構平臺的購物功能,未來只要掃一碼就能互通消費。(Pablo Cuadra/Getty Images for Apple)
金管會擬推出電支跨機構平臺的購物功能,未來只要掃一碼就能互通消費。(Pablo Cuadra/Getty Images for Apple)

【記者侯駿霖/臺北報導】臺灣電子支付五花八門,資策會曾調查有高達1成民眾,手機上提供店家掃碼付款的APP就多達6種。金管會8月24日宣布,第3季擬推出電支跨機構平臺的購物功能,只要掃一個共同QR Code就能互通消費。不過,專家分析,部分電支業者特約店數龐大,是否願意讓利或全面開放仍有待商榷。

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止,電子支付帳戶總使用人數達2,528萬人(未歸戶),相比去年同期的1,779萬人,年增幅42.1%;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金額約143.1億元,年增51.2億元或55.7%,顯示電子支付已逐漸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備受通勤上班族關注的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北中南三大生活圈的累計運量在9月衝破1億人次里程碑,現在也能透過悠遊付APP在手機上設定購買,方便民眾搭乘捷運、輕軌、公車、客運、台鐵、自行車等領域,有機會讓更多人接觸電子支付的消費生態。

若觀察用戶使用場域的滲透度變化,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去年成長最顯著的前2名,分別為藥局藥妝店、自營非連鎖餐飲,成長幅度均高於1成;成長幅度居次場域則包含連鎖餐飲、住宿飯店與訂房平臺、休閒娛樂場所、市場、路邊攤或小吃攤,皆有5%左右漲幅。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資策會調查,去年使用1至3款行動支付的用戶占66.8%,集中度呈現連年下滑,以18歲至25歲年輕用戶最多,而使用6款以上行動支付的用戶也連年超過1成。

主要是商家往往與多家電子支付業者簽約為特約店,在實體店面消費可謂QR Code一籮筐,導致民眾須運用不同電子支付APP才能掃碼消費。

因此,金管會8月24日宣布,電子支付跨機構平臺擬於第3季開放購物功能,民眾未來只要刷共用QR Code就能消費,不再限制多家電支機構對應的QR Code。舉例來說,一卡通Money也能在街口支付的特約店消費。

不過,若要接軌政府政策,電子支付業者就得更新自家APP,特約店也要更換掃碼槍等設備,讓雙方掃碼都能「讀懂」新碼。另外,新制上路後,擁有較多特約店家的電支業者,甚至面臨分潤難題。

熟悉電子支付的業者對《大紀元時報》表示,部分電支機構過去打下龐大特約店的一片江山,投入很多人力、物力,擴大能消費的場域,例如夜市、藥妝店、餐飲及住宿業等,發展初期還祭出消費現金回饋搶客。

但現在開放不同電子支付互通消費,與店家簽約的電支機構,甚至要分潤給民眾使用的不同電支APP業者,可能將是癥結點。

他認為,不排除政府會推動由數家銀行參與的電子支付「台灣Pay」,先行釋出特約店共享、當領頭羊,預估9家電支業者接軌財金公司的平臺系統,加上評估效益、設備更換的時間,期程可能將延長至明年上路。

分潤轉嫁成本? 業者:對通膨影響有限

由於政府推動的電子支付跨機構平臺,可能讓業者增加成本,或分潤機制讓利潤變薄,導致成本轉嫁給民眾產生通膨疑慮。

對此,一卡通公司協理徐毓鍾告訴《大紀元時報》,該平臺對通膨的影響有限,主要是電子支付手續費占比僅交易的3%左右,且電子支付不同於外送平臺UberEats、foodpanda提供額外服務給店家,僅在終端消費給顧客不同的支付選項,因此不會將人力成本反應在售價的問題。

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指出,從行銷角度來看,過去高鐵推動車票半價、電商平臺送優惠券,都是讓民眾習慣這樣的消費場域,最後才回歸符合成本效益的價格,而電子支付可能也適用這樣的狀況,就看政府如何設計相關機制。

分久必合是趨勢 但政府也要給蘿蔔

吳師豪表示,新系統或新模式推出,一開始一定是百花齊放,但對消費者而言,每一家電子支付都要加入APP其實非常不便,尤其手機頁面愈趨複雜,未來分久必合是眾望所歸,而串流不同電子支付到同一平臺的確由政府做莊最適合。

但他認為,「政府也應該拋出蘿蔔,讓業者覺得有利可圖」,例如金管會也能跨部會合作,讓經濟部給予業者或店家更換設備的補貼,或是設計不同的收費機制來共享利潤,都是可能的運作方式。

吳師豪也提及,過去一家人壽公司引進企業新ERP系統,結果造成資料錯亂、遭金管會重罰千萬元。因此,電子支付系統整合與資安問題更應嚴加把關,以防堵個資外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