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過台版晶片法的《產業創新條例》,不過門檻之一是研發費用60億元,被外界質疑恐是針對大型業者,對中小型企業幫助不大。據媒體報導,經濟部有意啟動中小型IC設計業者補助計畫,擬規劃預算約新台幣8億元,協助業者衝刺28奈米以下製程技術,相關計畫仍待行政院拍板。
關於台版晶片法的申請門檻,經濟部日前曾說明,業者申請資格門檻以研發費用達新台幣60億元、研發密度達6%、購置用於先進製程的設備支出達100億元為資格門檻,且2023年有效稅率為12%。
業界與國內智庫就曾喊話,認為中小型半導體廠商更需要來自政府的補貼及扶植政。據媒體報導,國科會與跨部會研議「晶創計畫」,明年將投入新台幣120億元,經濟部有望分配預算約52億元,而其中8億元規劃用於補助中小型IC設計業。
經濟部工業局表示,除了聯發科、瑞昱、聯詠等知名大廠,台灣有約200家中小型IC設計公司,詳細申請資格仍在研議中,明年初將公告適用條件,聚焦前瞻技術和具國際性的產業趨勢,像是在AI、智慧座艙、通訊科技等領域提供解決方案。
在美國制裁之會,中國在28奈米以下製程發展受阻,外界推測中國將轉往發展28、40奈米製程,這成為國內補貼中小型半導體業者的契機之一。
工業局官員表示,面對中國價格戰,台灣中小型IC業者首當其衝,因現階段發展主力為28奈米,僅有少數業者具16奈米製程能力,而邁入16、14奈米等先進製程的投產成本為億元起跳,為減輕業者的開發成本和風險,希望有條件給予一定的補助,預估2、3年可以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