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健保署去年就醫統計資料,我國失智症人數高達23.9萬人,醫師向《大紀元時報》表示,隨著大眾對失智症識能的提升,許多人在極輕度時就被診斷出來,並強調,確診失智症「永遠不嫌早」。
一位極輕度失智症病友向《大紀元時報》說,當時因常迷路、忘東忘西,甚至煮東西煮到燒焦,先生發現不對勁,認為類似情況出現太多次,後來經過醫師看診及檢查後,確診為失智症。她分享,唯有鼓起勇氣走出來,參與各種活動,才能拉自己一把,延緩退化速度。
台灣失智者協會理事長徐文俊向《大紀元時報》表示,目前失智症診斷率約為50%,近年因大家對失智症的敏感度及識能提升,許多人在極輕度時,就被診斷患有失智症,極輕度失智症介於輕度認知障礙及輕度失智症之間,因為確診失智症的總人數增加,這些族群也越來越多。
社會參與能夠延緩失智症,徐文俊說,因此,協會也教導極輕度階段的失智者,可以重回到人群、參與活動,以免到後期症狀惡化,失智者的病識感也會變差。
徐文俊強調,「Never too early」(永遠不嫌早)概念,對極輕度失智症診斷來說,相當重要,因為此階段的病人,認知功能還很好,但即便好,也不代表沒有失智,20%狀況不好,讓他生活產生困難,另外80%,則能解決遇到的困難,這不表示他沒有困難,只是有能力可以解決問題。
談到如何發現家人可能患有失智?徐文俊說,「迷路」在失智症早期就會出現,初期可能還能順利回家,因為仍具備解決能力,另外像是開始忘東忘西、預約門診好幾次缺席,且忘記吃藥的頻率、次數越來越多,甚至導致血糖變很高等,生活開始產生很大問題。
臺灣失智人口快速增加,但目前尚無藥物治癒失智症的情況下,多數失智者往往退縮在家,加上現有居家設施大多缺乏完善照顧環境,為兼顧失智者與家屬的需求,台灣失智症協會創立「瑞智互助家庭」,以紓解家屬照顧壓力,減輕家庭照顧負荷,並延緩失智者之退化,提升患者及家屬生活品質。
擔任失智症病友志工的鄭念祖,現年81歲,曾是叱咤金融業與房仲業的高階經理人,兩年前罹患失智症,他與《大紀元時報》分享,在79歲退休時,覺得常常忘東忘西,就醫檢查後,醫師告訴他,有失智症傾向,但不是很嚴重,介於極輕度到輕度之間,應積極預防,不要讓症狀惡化,現在就是將心力放在瑞智互助家庭,讓心裡有一個寄託。
現年75歲的失智症患者蘇惠美,罹患失智症已11年,但整體狀態、神情都透露著自信。她也向《大紀元時報》分享,所有課程中,她最喜歡上畫畫課,不過最近聽說唱歌能防止肌肉萎縮、舌頭僵硬,她也報名了歌唱班,雖然五音不全,調子不對,可是還是鼓起勇氣參加,她更開心表示,自己是全班「快樂的泉源」,因為她在唱歌時,「同學都會笑得東倒西歪」。
此外,蘇惠美也時常擔任失智症協會記者會上的主持人,她表示,協會祕書長鼓勵她鼓起勇氣擔任主持人,同時也能向外界表達,即便失智了,還是能夠自立自強。她也表示,唯有鼓起勇氣走出來,參與各種活動,才能拉自己一把,減緩退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