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1年全民健保醫療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約有678萬人次因眼科疾病就診,醫師表示,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中,每4人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若長者出現模糊、扭曲、出現黑點、顏色黯淡等四徵兆,有可能就是黃斑部病變。
為提升國人對黃斑部病變的重視,中華民國愛盲協會3日舉行記者會,提醒民眾,別讓黃斑部病變患者在抗病路上孤立無援,主動關心另一半或家中長輩的視力健康,並鼓勵穩定回診、治療,確保治療不中斷,助其擺脫疾病威脅。
常見的黃斑部病變,包括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及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前者的發病機率隨年齡增長而提升,且患者因脈絡膜中的血管異常增生且結構不緊密,所以水分、血液容易從細胞間的縫隙漏出,造成水腫、出血;後者則是好發於糖尿病患者。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長黃奕修表示,黃斑部病變隨著病程發展,病人的「視」界將變得模糊、扭曲、出現黑點、顏色黯淡,提醒民眾千萬別以為視線變差一點點沒關係,若視野受到限制,不僅駕駛交通工具時容易有危險,可能連走樓梯都會踩空,閱讀、工作等也都會受到衝擊,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品質與安全。
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中,每4人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另每10位長輩中約有1位的失明源於黃斑部病變,黃奕修表示,千萬別把黃斑部病變當成正常的老化結果,如果沒有治療,視力可能會隨著病程發展而受損或喪失,及時且穩定的治療格外重要。
然而,逾半數患者在治療兩年後停止療程,若無持續回診可能暴露於視力受損與失明的危機中。黃奕修進一步表示,研究發現,我國患者存在「2大常見迷思」:認為黃斑部病變健康衝擊不大、有治療視力就會快速變好,且對眼內注射治療存有過高的期待,導致容易受挫而放棄治療。
他也鼓勵民眾,主動關心家中罹患黃斑部病變的長輩,並與醫師一同督促患者穩定回診治療,藉由提供足夠的支持與提醒,提升其治療積極度,未來也能避免疾病延伸的治療與照護成本成為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