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中國

【國際瞭望】中共開始出手救助銀行(下)

(Christopher Balding/文、信宇/編譯)最近,在香港上市、總部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的盛京銀行宣布,已向遼寧省政府出售價值1,760億元人民幣(約合240億美元)的不良貸款。然而,仔細分析這筆交易,會看出很多表面的動作,卻很少有實質性內容。

盛京銀行與遼寧省政府之間的交易是為了掩蓋根本問題的應付了事,並沒有實際的資金流動。遼寧省地方政府旗下的遼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只是接受一批不良貸款和投資,然後向盛京銀行發行15年期的1,760億元票據,利率為2.25%。實際上,盛京公司將其不良貸款轉嫁給地方政府,約定在15年後償還,同時支付遠低於官方利率的最低利息。

盛京銀行宣稱,如此處置是為了「提高銀行的資產質量」。然而,表面上看,如果我們相信其公布的數據,這一舉措令人費解。據盛京銀行的半年報,不良貸款率為3.17%,實際上較2022年的3.22%下降。此外,盛京銀行的呆帳準備據稱達到4.5%,代表它已為不良貸款準備了1.5倍的資金。

貸款銷售額看起來更加費解。1,760億元資產出售給遼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占盛京銀行全部資產的16%,而貸款部分則占全部貸款的20%以上。換而言之,盛京銀行出售的不良貸款金額是其財報的五倍之多,而其報告的不良貸款準備金額卻相當可觀。

問題實際上比官方財務報表所顯示的,更為嚴重和隱蔽。直到2022年底,盛京銀行最大股東,和最大客戶之一,都是房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2022年底,上京銀行對恆大提起了訴訟,要求償還超過32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

這筆欠款高達320億元,問題不僅在於恆大不可能在短期內償還。在上半年財報中,盛京銀行僅列出37億元的貸款損失,不良貸款總額不到200億元。因此,不知何故,盛京銀行無法從一個違約並宣布破產的客戶那裡收回超過320億元的貸款,然而它在財報中只列出200億元不良貸款,顯然與事實不符。

這次遼寧省政府出手救盛京銀行有幾個關鍵。首先,這種基本結構沿襲了中共銀行救助的歷史模式。幾乎或根本沒有資金實際流轉,不良資產被轉移到其他法人實體,然而事實上卻未解決基礎資產價值或銀行業務問題。中共將此視為未來銀行救助的通用模式。

其次,即使在經濟快速成長的情形下,中國仍然存在大量債務,這些債務是近20年前中共政府上一次救助銀行時留下的,當時中國正處於人類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時期。中共不太可能再有第二次這樣的好運氣,這代表更多的不良資產將堆積在金融體系和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即使利率大打折扣,遼寧省也難以在15年內償還這筆債務。如果它們是房地產和公共基礎設施,也就是最有可能被出售的不良貸款,那麼這只是將償還的日子推遲,但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第三,整個事件直接說明了,為什麼中國和國際投資人不相信中共公布的經濟和金融數據,也不相信大型投資者背後沒有政府的支持。盛京銀行的財務數據顯然與其財務問題不符,而中共政府正拯救一家它認為目前急需出手的銀行。投資人不會相信中共金融和經濟數據,但會相信政府總會出手救市。

中國國有銀行和地方銀行數量眾多,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需要政府紓困。現在僅僅是開始,而在全國範圍而言這必將是一個龐大、昂貴和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