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祐1944年出生於臺中霧峰佃農家庭,從小對繪畫懷抱著濃厚興趣,長大後從事印刷廠工作,後因病失業便決心走向美術。1966年他跟隨侯壽峰學習膠彩畫技巧,但卻因為父親被迫放棄夢想。直到1976年北上拜師學藝,投入陶藝家邱煥堂、林葆家門下,自此與陶藝結下不解之緣。
陶器製作是泥土和清水的凝合,加以釉料與烈火的昇華。在製陶過程,蔡榮祐加入新竹北埔鄉的原礦土,目的在燒出一點一點鐵灰色使作品呈現歲月斑駁的美感。
對故鄉泥土的眷戀與釉藥的鑽研是蔡榮祐多年創作的堅持,至今他已研究出千萬種的釉料組合。用釉的變化非常豐富,所以他的作品,有的釉色搭配顯得華美奪目,有的藉由不同釉彩形成江河氾濫的氣勢。
蔡榮祐透露,顏色的決定在於燒窯的過程,各種釉噴出來的效果需要調配。他將釉料歸類為三大類:基本款、耐高溫、降低溫。配方試後,如果沒熟就把耐火的拿掉一些、助熔的加進一點;如果太稀薄則加多一點材料,以此原則慢慢調配。
「創作是你先想好,然後用你熟練的技巧、熟悉的材料去把它完成,這才是創作。」蔡榮祐認為,傳統與現代的差別只在時間軸的遠近,藝術家會因為文化的涵養而豐富自己的作品,但他不仿古、不重複別人的創作。他的創作不是靠感覺、靠巧合,而是經驗的累積。
蔡榮祐整整花了6年的時間完成「包容」作品。他在參觀學生窯場時,看到燒窯用的耐火材料上面覆蓋一層熔點較低的宜興土,「軟硬結合 」給他帶來新靈感,因此他以白雲土創作,過程中曾因泥土的膨脹係數差距大而失敗,但是他仍堅持不懈最終克服困難。
蔡榮祐的另一系列「憨厚」作品,樸實的造型靈感來自他收藏的石臼,考量到「陶瓷怎麼做都是薄薄的,難道不能把它做得厚一點嗎?」他開發雙層套胚技術,包含四個胚和兩個胚,然後在乾硬適當的時候組合起來。他說,「一件作品要先有一個構想再配合熟練的技巧去完成,所以功夫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