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鄭國渠 奠定秦一統天下基礎

關中地區包括陝西省省會西安市,圖為中國陝西省西安古城牆和護城河。(123RF)
關中地區包括陝西省省會西安市,圖為中國陝西省西安古城牆和護城河。(123RF)

文/允嘉徽
世上富饒、悠久的文明,哪裡沒有利用厚生的水利工程?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發展得很早,戰國時代,秦國蜀地太守李冰的「都江堰」到現在還在運轉,成了古中國「水利科技成就」的活見證。

秦國還有一項水利工程:鄭國渠(《水經注》稱「鄭渠」),為秦始皇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入了漢代,宣帝時南陽郡守興渠富民,它們都是中國古代水利科技成就的歷史見證。

鄭國渠和關中文明

戰國時代的韓國水工在秦國修建了「鄭國渠」,此渠道之名是來自水工「鄭國」之名。

鄭國渠起建於秦王嬴政元年(西元前246年)。營建工人眾多,鄭國是為這項龐大工程的總工程師匠。

鄭國渠利用自然地理、水文形勢,順勢而為,引導涇水入洛水。涇水、洛水之間的地勢西北微高、東南略低,所以引涇水向東注入洛水,是因勢利導,順水勢而為。引水灌溉,同時可降低耕土層中的鹽鹼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

鄭國渠全長124.74公里,歷時十年完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跨流域引水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條灌溉渠,西起涇陽北城外瓠口,開渠經過今天陝西省的涇陽、三原、高陵、富平、蒲城、白水等縣,東達雍州雲陽縣西南25里處的中山(一名仲山)。

涇陽北城外的瓠口即谷口,是涇水入關中的地方,開通的渠道從這裡傍北山,東注洛水,灌溉滋潤了關中平原的農田,灌溉面積達18萬公頃。

渭河平原,又稱為關中平原,由秦朝至唐朝,關中一直是中國的政治及經濟中心。(公有領域)渭河平原,又稱為關中平原,由秦朝至唐朝,關中一直是中國的政治及經濟中心。(公有領域)

鄭國渠工程巧妙連通涇河、洛水,取於水,用於地,又歸之於水。途中與冶谷河、清水(清峪河)、濁水(濁峪河)、漆水、沮水等水相交,截水入鄭國渠,充沛了水源,惠澤下游土地。

鄭國渠開鑿使用之後,涇水挾沙淤積河床越墊越高,離引水渠口越來越遠,所以後來各朝代的引水渠口就越往高處移,有的則在舊渠基礎上整建或旁建新渠。

秦國之後,有西漢「白渠」(與鄭國渠合稱「鄭白渠」)、唐代「三白渠」(含三條主幹道)、宋代「豐利渠」、元代「王御使渠」、明代「廣惠渠」和民國的「涇惠渠」等的開鑿。

涇惠渠是為鄭國渠的第六代工程,至今仍有灌溉功能。鄭國渠以及後續關中平原整建、改建的灌溉渠道系統,成了中國水利史「天然博物館」的化身。

關中平原原本水源不足、土地鹼化,得到鄭國渠引來的潤澤,轉身為沃野良田,結果年年收穫豐碩,成了秦國的大糧倉,奠定秦國強大的厚實基礎,為其後續的一統天下鋪就了穩健之路。

《通典‧水利田》記載:「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命曰鄭國渠。」

有意思的是,推動興建鄭國渠的起因本是水工鄭國的母國——韓國的政治謀略,一個「疲秦之計」。

《史記.河渠書第七》記載,當時秦國強大起來,往東討伐他國聲勢浩大,在其東邊的韓國控制了秦國東出函谷關後的交通要衝,而瀕臨被強秦兼併的危機,因此派出熟悉水利、能治水的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興建灌溉水渠——引涇水灌溉關中。韓國欲以龐大的渠道工事削弱秦國的國力,從而阻止秦國伐韓。

後來在渠道工事快完成之前,鄭國的計謀被秦國宗室和大臣們識破,於是秦王要殺鄭國。鄭國上奏秦王贏政說:「雖然一開始臣是為了延長韓國幾年的壽命而來的,然而渠道造成了可以為秦國建萬代之功啊!」(原文:臣為韓延數歲之命,為秦建萬代之功是也。)

秦王覺得有理,就讓鄭國留在秦地繼續水渠工程的建造。

經過十年,縱橫300里的鄭國渠完成了,將涇水引入旱地、鹼地,共灌溉4萬多頃,得水處皆大穫,真的造就了秦國富強的大業。

太史公《史記》記載:「渠就,用注填閼(音:遏)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併諸侯。」

或許,我們也可以說,後來立都於關中的漢、唐輝煌也從這裡奠基了。◇

補充小知識:
1. 「都江堰」坐落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原為灌縣)境內,於成都平原西部大河——岷江上游。岷江是長江上游的大支流,曾被判定為長江的上游主幹道,水量很大。秦昭襄王時,流經成都平原西南的大江帶來洪澇,秦國蜀郡太守李冰與兒子主持治江的水利工程,時約西元前三世紀中(西元前256年~前251年)。都江堰工程在江水日夜沖擊淘洗中運作了二千多年,這個水利工程證實了它高超的科學實踐與成就,彰顯了神傳文化的科學偉績。

2. 「鍾」,古代容量單位,可裝受六斛四斗,合今一百多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