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PISA/獲好成績】均一:關注M型落差

【記者林紫馨/臺北報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日前公布「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調查結果,我國學生的數學排名第三,對此,均一平臺教育基金會7日表示,當各界都在聚焦評比排名時,也要關注臺灣學生的數學成績差距持續拉大,呈現M型化落差。

相較PISA 2015、2018,臺灣學生在PISA 2022的平均表現,數學、閱讀、科學素養皆有顯著進步,我國學生的數學素養平均達547分、閱讀素養平均515分、科學素養平均537分,而OECD國家平均分數分別為數學472分、閱讀476分、科學485分,則是歷年來新低,相較其他國家/經濟體,臺灣受疫情衝擊較小。

然而,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呂冠緯表示,2018年至2022年,臺灣數學成績最高的10%學生和成績最差的10%學生差距擴大,「高分群」分數平均到623,「基本門檻」待加強的學生平均只有434,差距近200分,可見高成就者變得更強,而低成就者的表現沒有顯著變化。

呂冠緯分析背後原因,近年導入數位學習的確發揮效果,但高社經地位家庭因父母會管制和引導,低社經家庭則難防孩子看社群網站,很少用來寫作業或評量,導致兩者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呂冠緯也提到,若沒有疫情,臺灣可能八成教師至今還沒嘗試數位教學,期間的「停課不停學」政策也值得肯定。不過,疫情結束後,各平臺使用流量普遍退潮,推估教育現場的數位教學,幾乎回到疫情前情況。

呂冠緯表示,教育部「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的政策前提是「生生有老師」,要由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科技學習,故有必要確認老師能否善用數位科技,重新檢視師生使用狀況,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城鄉及學習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