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官員上週五(19日)稱,在南部攀牙府(Phang-Nga)兩個地點發現大型鋰礦床,讓泰國躍升為全球第三大鋰儲量國;不過,泰國政府上週六(20日)表示,新礦床平均僅含0.45%的鋰,只能生產100萬個容量50kWh的電動車鋰電池,代表泰國為全球第三大鋰儲量國的說法將不成立。
鋰是製造電動汽車、智慧型手機及其他電子產品所用電池的關鍵原料,因此鋰礦床的發現也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綜合媒體報導,泰國政府日前聲稱發現1,480萬噸的鋰礦,成為全球第三大鋰儲量國,僅次於玻利維亞的及阿根廷。但不久後遭泰國專家質疑,這些鋰礦品質可能不佳,應進一步研究是否適合商業生產。
泰國政府20日發布澄清聲明,副發言人Rudklao Intawong Suwankiri表示,最初報告聲稱的鋰儲量範圍是個誤解,因為1,480萬噸的礦產資源中,很可能包含鋰雲母(Lepidolite),並非完全都是鋰金屬。
Rudklao Intawong Suwankiri指出,新發現的礦床平均鋰含量僅0.45%,透過採礦與精煉作業後,可生產至少100萬個容量50kWh的電動車鋰電池。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副教授Jessada Denduangboripant於19日在臉書表示,在1,480萬噸礦床中,平均約能提取6.66萬噸鋰金屬,介於芬蘭(6.8萬噸)和奧地利(6萬噸)之間,泰國鋰儲量應排在全球第2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