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赴德國設廠,為臺灣半導體供應鏈進入歐洲帶來契機,臺灣新東向聯盟1日與捷克國家半導體集群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促進雙方交流。理事長暨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表示,正研議前往捷克設立歐洲據點,希望政府能將臺灣科技園區經驗複製到捷克,作為歐洲半導體供應鏈的一環。
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表示,半導體產業向外發展最關心三點,包括擁有理念相同的國際夥伴、相關半導體供應鏈以及韌性。台積電赴德國德勒斯登設廠,鄰近的捷克也備受看好,臺灣與捷克價值理念相同,加上捷克對外友善、治安良好、勞工素質高及工業基礎深厚的特色,很吸引製造業投資。
陳正祺說,根據聯合國統計,捷克的外人投資有1/4以上為製造業,臺商投資捷克同樣以製造業為主,金額約1.8億美元,鴻海投資是最大宗,其次是和碩、華碩、緯創等廠商。
他說,政府投資中東歐有三寶,包括中東歐融資基金、中東歐投資基金,以及臺捷2020年生效的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可望協助臺商擴大當地布局。
臺灣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理事長、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表示,台積電宣布在德國德勒斯登設立12吋晶圓廠,距離捷克首都布拉格不遠,大約2小時車程,有機會發展半導體供應鏈的聚落,希望政府可帶著臺灣供應鏈赴捷克設立「類臺灣半導體科學園區」。
郭智輝認為,捷克周邊的F4,4個國家人口總數約3千萬,不比臺灣少,雙邊政府若有意願,討論包括補貼、租稅減免、人員收益等內容,供應鏈有望跟隨台積電2025年赴德設廠的腳步,馬上開始供應,但若要在捷克設立半導體製程公司,依經驗來看至少要等到2030年以後。
值得注意的是,郭智輝赴美歷經為期兩週密集考察後,他提及各地投資成本,若以臺灣為比較基礎,在美國的投資成本是3倍、日本是2倍,在捷克投資半導體產業成本預估低於日本,介於1.5倍至2倍之間。
捷克臺灣商會會長黃鴻章指出,捷克第一任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過去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是相當反共的人士,目前也與臺灣理念相近,若有機會將臺灣供應鏈帶到捷克,相信在民主韌性和雙方情誼下,能讓雙方產業發展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