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箍賞原來住在清林仔(諧音)那裡,後來搬到舊漁會,那間房子就賣給清林仔(諧音)。當時他蓋了薄荷工廠,也有豬寮,養了幾頭豬,選鄉長時,就殺豬宴客。至於漁會,那是後來才建的。當時我十一、二歲,因為家窮,沒有四處跟人交際,所知有限。
那時早上7點多要去學校讀書,飛機就來空襲,只好又回家躲防空壕;當時才旺也有教下午的,換成下午要去才旺那裡讀書,飛機又來空襲,只好又回來;後來在現在豬肉攤的樓上,猴鮘教夜間部,我去上過2、3次,就沒去上課了,那時我十一、二歲。空襲了大約1、2年之久。我小時候就去頂頭埔(普天宮後面至二林溪南岸)抾番薯,也養了7、8隻羊。
學釣魚
到了十六歲就學釣魚,去王功庄尾箍頂溝仔(土地公廟前那條水溝)釣,那時是划竹筏去的,竹筏有帆,但起初不敢駛帆,後來慢慢學才會。天氣好時,迎風要划一個多小時,也就是潮水剛退時,蚵園還有水就划,划到箍頂溝仔外,剛好蚵園的水退了,回來時就張帆。
那時是釣沙梭,大約5、6尾1斤那麼大,一天可釣10斤左右,賺個幾十、上百元。如果是早上的潮汐,上午7點多去,釣到約下午2點多回來,這是隨潮汐作業的,釣到十九、廿歲。
廿一歲當兵,去臺中坪林,當4個月,有時假日就行軍,揹背包走到車籠埔,大約一個多小時。
學放網
退伍後就學放網(討海捕魚),有一陣子是跟你(筆者)老爸(洪河,已歿)討海,討了一年多,都是抓午魚,就在西邊汕頂外海的湧腳處,用划竹筏的,天氣好才去,當時芳苑這裡的汕頂有一處較低,我們就從那裡直接划出外海。
當年沙汕很高,1保謝壽(諧音)就在汕頂上用竹管搭海寮,他擼魚苗懶得回來時,就自己一個人住在那裡,連冬天也住在海寮裡。
到了我二、三十歲時,那支沙汕在滿潮時還淹不滿,當時漁會有補助,3保春局(諧音)就去申請補助,用竹枝插了幾行擋沙,結果南邊的沙是擋住了,卻從北邊割溝(形成海溝),叫做新通,於是沙汕內舊海溝就被沙填淺了,漁獲也減少了。
釣魟魚
本來舊海溝很深,我們就購買鈎組,將豆仔魚切成一塊塊,勾在鈎上當餌,用竹筏載著,從舊海溝這邊放到那邊,釣魟魚,有時可抓上百斤魟魚,通常是一尾二、三十斤,大約5、6尾。
魟魚的尾刺很毒,有一次我用刀子削尾刺,結果那根尾刺歪了,就插進我的大拇指,喔!非常痛苦,我將那根刺拔出來,回家時也無法擔漁貨,剛好3保紅目仔(綽號)要去挖蚵蟲,就叫他幫忙擔回來。那根大拇指豎起來感覺還好,如果向下就抽痛得很,我用茶壺燒水,在茶壺嘴上哈蒸氣,讓黃色的毒水流出來,這樣2、3天就好了,這是討海人研究出來的方法。
討海技術
那時跟你老爸放網,每次都兩、三百斤午魚,當時午魚的喊價在十幾至二、三十元一斤。跟你老爸討海是很好的,因為你老爸精通討海方法,他以前也跟你阿公討散尾。他那時放網捕魚,看到我划竹筏去釣魚,還算有力道,就邀我一起去討午魚。我跟他研究一年多,我的討海技術也精通了,那時的漁貨都是對半分的。
我家有2男2女,我排行老么,退伍後2個月就結婚了,是人家介紹的。我廿幾歲開始插蚵,因為我們只有2分多地,所以大都從事海上工作。
我們的蚵園在角仔,那時你阿公在那裡占了四、五十扁擔的蚵園,是最多的,留了一條頗大的蚵路,要到我們蚵園就要經過那條蚵路,那時我們的蚵園也有二、三十扁擔,都是插蚵支的。後來你阿公的蚵園有一部分形成海溝,而且越割越深,越割越寬,我們就稱那條海溝為萬得溝(我阿公名字),以前插蚵支的,水流在割很快,不像現在是霧柱子的,在割就慢了。插蚵支的收成不一定,有的蚵支很大叢,收成很好,有的像竹竿,沒得收成。
芳海號
我也討漁船,是芳海號,那時中興1號、2號,芳海、芳漁,四艘漁船是芳苑最早購置的漁船,當時芳海芳漁兩艘漁船,一大早的漁獲量都是7、8牛車(兩輪牛車)的闊腹,一牛車大約三、四百斤,當時一艘漁船連漁網造價要16萬多,大約捕魚2個多月就回本了,那時一份船腳需要一分半田園的本錢。當時芳苑最多有廿幾艘漁船,一艘漁船,船腳7人,我是沒有當過船長,但是討海到後來,大家都嘛會操作漁船,船長只是代表而已。
抓闊腹
我兩、三年前去澎湖,有位老者跟我聊天,他問我住哪裡?我說是彰化芳苑。他一聽就說:「那裡怎麼闊腹那麼多?」他說:「我們駛船去那裡抓闊腹,今晚抓一晚,隔天又抓一晚,然後起網就駛到高雄賣。」他說:「三日就一載,三日就一載,彰化怎麼闊腹那麼多?我們抓了好幾年,後來彰化縣才有漁船出來抓。」
抓闊腹,大約在我們西邊二十幾米水深的海域,30馬的芳海號速度較慢,從我們這裡駛船到那個海域大約1、2個鐘頭。我們船腳有洪銳、陳清殿(船長)、我、紀遷、越仔(諧音)、紀來、洪宗竹。我們那時網繩細,被闊腹沉下去了十幾塊漁網,如果那些漁網拉得起來的話,就抓不完了。
安平造船廠
我們漁船在安平造船廠製造,造好後,我也跟下去牽船。那天早上8點要回來,他們那裡拖船的人就說:「彰化的,袂過東石鼻咧!」東石鼻水深、流透、湧大,東石鼻最硬斗了。但我們還是出港,來到布袋嘴,那個海浪很大,我們只好在那裡下錠,等到傍晚,浪還是很大,只好又折返,回到安平港。
隔天早上,那些拖船的人說:「今仔日可以出港囉!」可是我們駛到東石鼻時,海浪還是很大,但是可以駛回來,從安平回到芳苑大約駛6個小時。如果是好天氣,逢南風,只要4個多小時。
後來我們去安平造船廠保養,大約駛了5個小時。到造船廠上架,通常是我們先去除藤壺,然後請人來油漆,大約花費幾千元。漁船約4個月就要下去保養一次,我們船腳也要跟下去,一次保養要一個禮拜,就睡在造船廠的宿舍,宿舍裡是打通鋪的。我們等船上架油漆保養時,就搭客運去臺南市玩。
有的漁船2、3年就賣掉,我們那艘芳海討海了8年才賣,記得買主是基隆那邊的人。好像是越仔(諧音)沒去時,你老爸也有來我們這艘船討海腳,萬昆仔也有。討海就是運氣,有時很好康,有時抓很少也是有的。◇
更多文章,請掃描臺灣大紀元電子報:
https://www.epochtimes.com.tw/author/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