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彰投

人生畫面」失智阿公阿嬤畫展

91歲的陳阿嬤跟彰濱秀傳神經內科主任魏誠佑介紹她的畫作「蝶與樹」。(秀傳醫院提供)
91歲的陳阿嬤跟彰濱秀傳神經內科主任魏誠佑介紹她的畫作「蝶與樹」。(秀傳醫院提供)

文/記者謝五男
彰濱秀傳醫院為失智症阿公、阿嬤舉辦別出心裁的繪畫展,展出13幅感人畫作,全是由失智據點秀智樂齡坊的老人一筆一筆畫出他們腦海裡的「人生畫面」,來觀賞的50多位家屬都很驚豔自己的阿公、阿嬤的繪畫天分。

梁阿公一邊畫,一邊回憶壯年時下田耕種的過程,完成「大豐收」畫作。(秀傳醫院提供)梁阿公一邊畫,一邊回憶壯年時下田耕種的過程,完成「大豐收」畫作。(秀傳醫院提供)

在失智症學堂裡,每位個案狀況都不同,有的情緒不好、有的言語表達不全、有的記憶不佳、有的肢體動作差。神經內科主任魏誠佑表示,醫學上已證明「非藥物療法」療效不亞於「藥物療法」,二者並行對認知症的延緩與控制都有加乘的效果。非藥物治療包括:認知訓練、懷舊治療(老照片)、音樂治療、藝術療法(繪畫)。

純真動人的樸實藝術

教繪畫的張鈞翔老師表示:「我們推廣樸實藝術,就是樸素、實在,老實的呈現每個人內在的想法,至於像不像並不重要。」這些有認知障礙的長輩發病前,職業不盡相同,手裡拿的是鋤頭、衣服、鍋鏟、剪刀、吹風機或掃把,如今,長輩們拿起粉蠟筆用樸實真切的筆觸繪畫,畫腦海裡、畫心裡、畫從前的記憶。

一開始堅持鉛筆打底的梁阿公,在老師鼓勵下,放下鉛筆拿起蠟筆,一邊畫一邊回憶自己從事農作時,要看天吃飯,依節氣整田、插秧、施肥、除草的種種過程,不管是透風落雨都要下田工作,邊說邊畫,完成了一幅取名「大豐收」的畫,畫裡有阿公種的土豆、荷蘭豆,老師和其他長輩都誇奬阿公畫得很棒,阿公很有成就感,開心的說要帶他種的土豆來分享。

還有一位陳阿嬤,年輕時是一位日理萬機的老闆娘,她常說一句臺語:「一句毋知,百般無代。」雖然阿嬤口裡說不知道要畫什麼,但是當老師拿出現採的葉子和蝴蝶模型時,阿嬤會自己默默的排列好,然後開始靜靜的畫,不管旁人的聲音,沉浸在自己的空間裡,畫下她眼裡與腦海裡的畫面。完成後的畫內容、色彩都很豐富,取名為「蝶與樹」,當大家讚賞她的畫,阿嬤總會客氣的說「騙吃、騙吃」,然後笑得很開心。

繪畫聯展展期至6/30,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