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中國

中國版量化寬鬆來了! 分析:恐導致惡性通膨

近日中共央行宣布將要在二級市場進行國債買賣。圖為中共央行。(Greg Baker/AFP)
近日中共央行宣布將要在二級市場進行國債買賣。圖為中共央行。(Greg Baker/AFP)

【記者趙彬、寧芯/報導】近日中共財政部宣布支持央行下場買賣國債,同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共央行)稱,要在股票市場買賣國債,這意味中共貨幣政策發生重大轉變,立刻引發關注。有分析認為,這意味人民幣從錨定美元變成錨定國債,同時把過去違規印鈔的行為合法化,下階段人民幣增發量可能更大,恐引發惡性通膨。

早在3月底,中國媒體就報導稱,中共黨魁習近平在去年10月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要求,要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中共央行應逐步增加在公開市場買賣國債。

各界認為中國版QE來臨

這次中共央行直接購買國債,引發最多的討論是「中國版量化寬鬆(QE)終於來了」。量化寬鬆是種非傳統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以提高實體經濟中的貨幣供給量。

北美投資顧問Mike Sun對《大紀元》表示,中國房地產爆雷造成經濟下滑,中共央行想尋找能刺激經濟的政策,模仿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的金融政策,試圖用中國版QE這種非常手段,引導資金進入股市、債市,刺激經濟,但從日本的經驗來看,效果並不顯著。

而中共官媒聲稱,央行買國債不是中國版QE。Mike Sun認為,當局不承認開啟「量化寬鬆」,是不敢違背習近平聲稱的「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的說法;另外,若明確宣布「量化寬鬆」,會加劇人民幣貶值壓力。

對於中共宣布央行下場買賣國債的意圖,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說,中共已陷入依靠增加人民幣基礎貨幣來刺激經濟成長的模式。

黃大衛說,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引發金融危機衝擊全球經濟,當時中共為了刺激經濟,印發了4兆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17.8兆元),從那刻起,人民幣就進入增速發行的不歸路。

他表示,從人民幣發行數量與增速來看,其實中共早就不按規則大量印鈔,現在宣布央行要在股票市場買賣國債,只是把過去的違規行為合法化,下階段人民幣的增發量可能會更大。

美中的量化寬鬆有本質不同

華裔經濟學者李恆青對《大紀元》表示,2008年中國發行4兆元刺激經濟,雖然帶來一時的一枝獨秀,但也留下很多問題,現在當局還想透過增大貨幣發行的手段刺激經濟,等於是仿效美國在解決金融危機時採取的量化寬鬆辦法。但是與美國相比,在中國實施量化寬鬆有重大缺陷。

李恆青說,實施量化寬鬆會導致物價上漲,對於赤貧、收入少的個人和家庭,會造成很大經濟壓力。針對這一現實問題,美國建立完善的社會救濟體系救助窮人,就像在疫情中給民眾發錢。但是中國目前沒有類似的系統,也不會給老百姓發錢,因為中共政府從來不把老百姓的民生當回事。

李恆青說,已故中共前總理李克強曾透露,中國有6億底層老百姓月收入不足1千元,如果央行開始大量買國債、濫發貨幣,一旦引發惡性通膨,必然產生社會動盪。

此外,中共央行發行人民幣有兩種方式:一是外匯占款;二是發放貸款給商業銀行。外匯占款始於1994年,時任總理朱鎔基實施外匯改革,將人民幣與美元匯率固定,容許匯率在一定範圍內浮動。同時實施強制結售匯制度,也就是企業透過外貿賺到的美元等外幣,須強制兌換成人民幣,中共央行根據外幣匯率發行相應數量人民幣,至此人民幣發行規模牢牢錨定在外匯數量上。

人民幣錨定美元後,特別是中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的外匯隨著貿易順差持續增加,外匯占款成為央行發行人民幣的主要方式。不過,2014年美元等外幣增幅開始減少,為持續保持人民幣基礎貨幣的增速,於是人民幣擴大錨定在向商業銀行發放貸款上。而近年隨著房地產爆雷,向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方式也被質疑。如今中共央行要在股票市場買賣國債,等於將貨幣錨定在國債上。

美國國債受國會監督 中共則為所欲為

目前,美國等國家也是把貨幣錨定在國債上,那麼人民幣發行與美元發行有何區別?

黃大衛表示,美國發行國債是受到監控的,需要國會授權,國會的職能會限制政府能發行多少國債。而中國沒有這種限制,沒有國會第三方進行權力制衡,中共政府有無限的發鈔權,這有可能導致按照政府的意圖去印錢、花錢,就會導致惡性循環。

李恆青也表示,民主國家有制衡機制,使政府不能隨便印鈔,美國政府曾數次面臨關門,就是因為政府想增加開銷,但國會不同意。而中國完全不同,習近平若在辦公室電腦上打出100兆元這個數字,那就必須印100兆元,中共真的敢這麼做,而且過去就這麼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