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4年以來,中國大批上市的股票出於各種原因而退市,其中不少國企被查出財務造假。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被開具「罰單」的國有企業多達21家。有自媒體整理案例後發現,有些國企造假所涉金額動輒數千萬元(人民幣,下同),多則可達數十億元,幾十萬投資散戶踩雷,可能血本無歸。
據公眾號「股海風雲大作手」6月5日整理,近期有6家國企因財務造假被查,包括深圳市特發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海峽創新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匯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國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國企造假」登上熱搜,引起廣泛討論。
繼ST中泰(中泰化學)、ST瑞科(國瑞科技)之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錦州港(ST錦港)6月1日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據查,錦州港透過與7家公司進行無商業實質的貿易業務,最終達到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總額的目的。2018年到2021年,公司合計虛增營業收入逾86億元。
《大眾日報》旗下媒體「第一風口」報導,錦州港只是從嚴監管的一個縮影——尤其對於有規模和國資背景的企業。隨著「倒查10年財務數據」等強制措施的逐步落實,越來越多有規模和國資背景「背書」的企業被查出存在財務造假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報導稱,在資本市場中,國企曾經被稱為股民的「避風港」。在投資者看來,國企有天然的信任感與安全感。而這種背書與信任卻成為企業違法違規的「保護傘」。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4日,今年以來,國有企業「因違規行為」受到監管處罰高達119次,較上年同期增加45家。其中被處罰兩次以上的企業有35家,較上年同期增加16家。因「違法違規行為」被開具〈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國有企業多達21家,較上年同期增加13家,21家企業中只有ST中泰被出具2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另外,還有7家國企已在今年內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數據還顯示,去年至少有138家A股上市公司或相關方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涉及上市公司、高管、控股股東等,同比增長79.22%。
值得一提的是,因虛增收入、欺詐發行債券,恒大地產及其時任董事長許家印被處以頂格罰款(指適用法定罰款幅度的上限),合計罰款41.75億元。作為恒大地產審計機構的普華永道也捲入案中。近日,普華永道接二連三丟失審計業務大單,使中國石油等上市央企短時間內接連取消與其的合作。
根據Wind數據,2023年,普華永道A股年報審計客戶共107家,當期獲得的審計收入靠前的中國客戶,主要來自金融、電信、工程等行業。前十大客戶,三家來自金融業,分別為中國銀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三家則來自央企,為中國電信、中國石油、中國中鐵;另外四家則包括上海醫藥、上海電氣等大型上市公司。
目前,中共當局已將經濟安全視為政權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中共國安部已於去年下場「維穩」,聲稱「將不遺餘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前北京律師賴建平此前對《大紀元》表示,「這暴露了中國經濟的現狀有多麼糟糕,而且當局已無計可施。」
針對上述國企造假案例,公眾號「暴財經」發文質疑,這些國企財務造假動輒數千萬元,多則幾十個億,被發現後,處罰最輕的才罰款480萬元,即使是造假86億元的錦州港,也不過是罰款2,300萬元,「這種處罰力度在如此嚴重的財務造假面前,如同隔靴撓癢,簡直就是變相鼓勵造假」。而不痛不癢處罰的另一面,是多達四十多萬股民的投資可能會「一夜清零」。
6月5日,實名認證的微博大V馬延明,也轉發了另一位微博大V整理的、一份正在被調查的企業名單,羅列了數十個涉嫌財務造假或被發現有「異常情況」的企業名稱。
針對大批國企財務造假的現象,微博帳號「馬上談」6月5日發文評論道,首先,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有造假的動機,關鍵還是監管部門有沒有真作為、好作為;其次,國企造假比民企造假更可恨,國企領導為一己之私造假,造成的卻是國有資產流失,全民為此買單;最後,國企造假,是因為它有造假的土壤,國企財產性質可以不變,但是經營模式可以求變。
中國網友對此也紛紛發表評論:「說的好像還有不造假的公司一樣!」、「上市偷走的股民的錢呢?退市他們營運占用股民多年的投資錢呢?沒了,就沒了?他們不是人嗎?」、「『真』這個字在當今中國是不存在的。當每個普通人都需要成為各種專家都不一定能避險的時候,這『盛世』與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