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中國的新聞插頁蔓延到英文媒體,還有第二位關鍵人物,名為熊德龍(Ted Sioeng)的印尼富商。他於1995年10月以三百多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親台的美國華文報紙《國際日報》。之後,他改變了該報的報導方向,大量增加中國的報導,開設「今日雲南」、「今日貴州」等專欄專版。
同時,熊德龍也瞄準了英語媒體和讀者,他在加州最大的《洛杉磯時報》上投放廣告,每週用八個版面刊登中國的新聞,開設英文版的中國福州、天津等城市專版介紹,塑造中共的形象。他還包辦了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和香港《文匯報》在美國、印尼的發行,以獲得來自中國的商業優惠。
這種模糊新聞與廣告界限的插頁版,逐漸出現在更多英語媒體上。值得注意的是,《僑報》的首任社長熊斐文,也是熊德龍在收購《國際日報》後所委任的社長。
美政界因金錢被中共鑽空子
熊德龍1982年移居美國,在中共的支持下,一躍成為洛杉磯地區的頭號親共僑領,主持許多中共的集會,紅極一時。1996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熊德龍成為「中國門」捐款醜聞中的關鍵人物之一。
據稱,他向民主黨捐贈了與中共有關的資金,並在募款活動中坐在主桌的總統柯林頓和副總統高爾旁邊。儘管熊德龍當時既不會說英語,也沒有綠卡,更不具備政治捐款的資格。
1997年,美國司法部長、CIA、FBI和國家安全局長向國會報告,稱他們有可靠情報顯示熊德龍是中共政府的代理人。熊德龍家族給民主黨的40萬美元捐款中,有一半來自「海外帳戶轉帳資助」,資金來源被認定是經過香港而來自於中共。
當時《新聞週刊》報導指出,執法部門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中共為贏得影響力而採取了三管齊下的策略:利用美國的親共代理人網絡非法向政客輸送政治獻金;展開積極的宣傳攻勢;向目標政客的親屬提供「經濟利益」,即在中國大陸有利可圖的商業交易。其中熊德龍被視為輸入金錢和宣傳的渠道。
「中國門」事件的起因可追溯到1994年的中期選舉,當時共和黨結束了民主黨長達40年的國會控制權,這使得總統的政治地位不穩,迫切需要資金支持連任。
在這種背景下,1996年大選期間,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使出渾身解數」尋找新的資金來源。飢不擇食的後果,就是1996年柯林頓競選連任時,爆出了中共間諜給他和DNC提供大量現金的「中國門」醜聞,當時正值江澤民執政時期。
由於捐款金額高達上百萬美元,且涉及到外國資金介入美國大選的指控,事件越燒越大。然而,調查僅持續了幾個月便被中止,最終有17人被判有罪,而有六十多名涉案者逃離美國,其中包括澳門富商吳立勝。司法部對「中國門」的調查也就不了了之。但美國聯邦參議院委員會在1997年和1998年公布了幾千頁的調查報告,至今仍可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