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銘洲,不僅是一位陶藝家、雲林的高職教師,同時也是一位對小琉球充滿熱情的探索者。多年來,他無數次造訪這座小島,深入了解其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楊銘洲對小琉球的愛,不僅體現在他的言談中,更融入到了他的藝術創作中。
「十年前,第一次造訪小琉球,是因為我的學生即將畢業。他說他的老家在小琉球,我就問:『我可以跟你回去看看你的故鄉嗎?』他很爽快的答應了。」楊銘洲回憶起那段因學生邀約而踏上小琉球的旅程。
「那天,我什麼都準備好了,卻在到達東港準備搭船時才發現——前晚準備好的行李,我居然忘記帶出門了!只背了一個隨身包和錢包。當下我心想:『算了,反正是夏天,小琉球應該有地方可以買換洗的衣物。』」這次忘記行李的小插曲,成了楊銘洲初次小琉球之行中的趣事。
「到達小琉球後,我被學生帶到了他們家。房子不大,但家人們非常熱情。第一天晚上,他的奶奶還特地訂了一桌宴席招待我們,真是令人難忘。」楊銘洲對這片小島的初印象,是小而溫馨、熱情好客的故鄉。
私房景點:威尼斯海灘
「隔天,他帶我們去了一個當地人才知道的私房景點——威尼斯海灘左側的潮間帶。需要退潮海水較淺時才能沿著礁石邊走過去。當時那裡還沒有現在的管制,人煙稀少,幾乎沒有遊客會走到這裡來。我們坐在礁石上,就讓一波波襲來的潮水,隨著海風沁涼了全身。而裸露出來的潮間帶,竟布滿了各種色彩型態的珊瑚與海膽,豐富的熱帶魚兒更在其間優游。」就是這樣隱祕的美景,讓楊銘洲對小琉球有了更深的喜愛。
「那天,我在潮間帶看到了豐富的生態。水淺到只到小腿,但卻能看到各種生物,包括珊瑚、小熱帶魚,以及我最喜歡的寄居蟹。這些寄居蟹不管大小都非常可愛,每次來我都忍不住要觀察牠們的動靜。」楊銘洲對這片潮間帶的生態奇觀,充滿了驚喜與好奇。
「小琉球很小,全島面積只有6.8平方公里,全島繞一圈12公里,摩托車是來到這裡必租的交通工具,全島慢騎一圈也大概花個20分鐘左右。然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小島,我被迷上了」。這樣的感受,讓楊銘洲一次又一次的回到這裡,追尋那份特有的寧靜與美好。
「這些珊瑚礁岩石的形狀非常奇特,有些經海水長時間沖襲變成了海蝕洞,有些則是高低不齊形成銳利的尖角。讓人覺得大自然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這次我還特意帶了一大包風化的珊瑚礁土壤回來,打算把它融入到陶土中,看是否能創作出特別的質感的作品。」楊銘洲談到他的創作靈感,顯得十分開心。
夜景驚豔:白沙漁港無盡星空
「在那邊好像就是一個遠離塵囂,可以忘卻繁華都市的擁擠空間,讓整個心靈完全釋放的感覺,這是我對小琉球的第一個印象。」楊銘洲回憶起他第一次去小琉球的經歷,那次他待了四天,走訪了烏鬼洞、美人洞、白燈塔等,遊客必訪的著名景點,初步了解了整個島嶼。
「小琉球的旭日亭和落日亭真的讓我印象深刻。日出時的景象,以及日落時海天連成一線的餘暉,讓我的心情非常舒坦。」楊銘洲描述著那種看著夕陽餘光慢慢消逝,感覺整個人都融入大自然的美好瞬間。
「有一晚,我去白沙漁港看當地人釣魚,遠遠就看到高雄、屏東那邊的燈光感覺很近,身在小琉球就可以依稀望見臺灣本島星光點點,再加上海風吹拂、海浪拍岸的聲音,一切都讓人感到心曠神怡,好像整個人被星空和海浪包圍。」在小琉球的每一個夜晚,總能沉浸在那份難以言喻的美麗與寧靜。
「很多人總會說小琉球我去過,一天就可以來回,頂多兩天一夜,浮潛、潮間帶生態導覽、夜觀角鴞、陸蟹,回程買一些名產伴手禮。然而,對於一個地方,不管哪個季節去,它應該會給你不同的衝擊與變化,而非只去了一次就能完全了解它。每次去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楊銘洲分享了他多次造訪小琉球的經驗,並提到小琉球這些年的轉變:「十年前,民宿沒那麼多,商業行為也沒那麼蓬勃發達,感覺是一個比較純樸型態的島嶼,而非如同今日現代化度假式建築林立,土地一片片一直不斷被開發,尤其是整個環島的海岸邊,似乎海景第一排最能吸引人。」
城鄉變遷 小島承載力
「為了吸引遊客,為了推展旅遊休憩觀光,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現代化建築一棟棟林立,這似乎也超乎了小琉球人美好的生活期望。每每與在地居民聊天當中,總能感受到他們對以往純樸日子的懷念與嚮往,而他們也知道這一切再也回不去了。」楊銘洲每次重訪小琉球時,總帶著這樣的期待與反思。
「地質學家發現,島嶼的隆起已經停止,可能是因為這些重型建築,讓它無法像往年的隆起。」他擔心的說:「我們能否找回往日的美好?可能只有在回憶裡了。」
楊銘洲說,「十年前還沒看到那麼多海龜,但這次再去,發現更多了。當地人說海水溫度變化,海藻大量繁殖,而海藻正是海龜的主要食物,這促使海龜的繁殖增加。」、「然而,海藻過度繁殖卻覆蓋了珊瑚礁,導致珊瑚礁大量死亡,魚類數量和種類也大減。大家都喜歡看海龜,但海龜變多了,珊瑚礁和魚類卻在消失。」、「這就是大自然的現象,有得有失。海龜變多了,海藻也變多了,但美麗的珊瑚礁卻沒了。有時候,你感歎某些美好的事物出現,但另一部分的美好卻悄悄消逝。大自然一直在這樣平衡運轉。」
小琉球雖小卻很美,楊銘洲覺得每次都值得多待幾天,慢慢探索。同樣的一個地方,早晚的感覺完全不同,這些變化會深深印在記憶裡。被問到「還會再去小琉球嗎?」他的答案:「那是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