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環保主義正在成為另一種形態的共產主義(續)
在環保主義的推動下,一味的無科學根據的提高汽車尾氣排放標準,一味的限制新的禁用物、化學產品等,就意味著提高產品造價,減少利潤,就會有相應的工人失去工作,或將工作機會從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以減低造價、保住利潤。即使是環保支持者們也承認將汽車燃油效率提高到2025年的每加侖54.5英里,也最多能達到2100年時使氣候增溫幅度降低0.02攝氏度,對所謂的降低溫室效應幾乎無補。但各種限令的結果卻是讓百萬工人失去工作,沉重打擊了西方國家的製造業、科技發展創新能力與國際競爭能力。
環保新產業基本上是政府在推動和補貼,不是市場運作產生的。在研發還沒有突破的情況下就搞大規模的量產,實踐證明了效果非常不理想,企業很難生存,拉動就業也就談不上;由於全球化的大背景,企業不是從一個縣搬到另一個縣,而是搬到了另一個國家。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就業損失是淨損失。
環保運動大力鼓吹綠色能源,掀起來一股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的大躍進,但是製造綠色能源本身帶來的汙染卻被掩蓋或者低估。太陽能板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四氯化矽就是一種劇毒物質,會對環境造成很大危害,「傾倒或埋葬它的土地將是貧瘠的,沒有草或樹木會在這個地方生長……它就像炸藥──它有毒,是汙染的,人類永遠不會碰它」,《華盛頓郵報》引述一位材料科學專家的話如是說。同時在製造太陽能板的過程中還會消耗大量的傳統能源,包括煤炭和石油,一樣製造大量汙染,可以說綠色能源留下的不是綠色而是汙染。
從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美國就希望把外流的製造業拉回美國。除了稅收優惠政策缺乏吸引力之外,環保也是一個阻擋製造業回流的重要因素。鴻海欲在美國投資設廠,談了數年未果。而(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在中國廣州建立一個類似規模的大廠,從洽談到動工,只用了50天。該公司總裁呼籲美國應該到中國學習和調研。川普入主白宮之後,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舉措,在環保方面為企業鬆綁。正是在這樣的大氣候下,除了稅收優惠,威斯康辛州政府還豁免了高標準的霧霾、濕地等相關環保管控,使得鴻海在美投資得以在該州落實。(未完待續)◇
備註:週一~週五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