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明年將開放紐西蘭牛乳零關稅進口,如何標示成為關注重點,食藥署今年6月預告草案,保存期限30天以上乳品要標示「延長保存期限鮮乳」或「長效鮮乳」,食藥署26日表示,將會進行跨部會討論,預計今年底會有答案。
酪農業者向《大紀元時報》表示,主要爭議點是「鮮」字,擔憂會誤導消費者,認為進口乳與國產鮮乳一樣好,並呼籲若屆時仍以「長效鮮乳」標示,政府應負起責任,制定產業轉型等相關配套措施因應,避免國產鮮乳受到衝擊。
食藥署預告修正「鮮乳標示草案」,內容為保存期限30天以上乳品,標示「延長保存期限鮮乳」或「長效鮮乳」、「ESL鮮乳」,卻引來酪農業者抗議,認為有誤導消費者的疑慮。
對此,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26日受訪時表示,預告期間收到外界不同意見,食藥署將綜整後進行討論,目前預計會召開兩次會議,第一次是跨部會的公部門內部,取得共識後,再召集專家學者、產業公協會、酪農業者、消費者保護團體、農民協會等NGO團體開第二次會議。
林金富坦言,目前開會時程還不確定,但會盡速安排,趕快達成共識,預計兩次會議會在今年底以前開完,明年可以順利上路。
統一衛星牧場南區酪農聯誼會會長賴志昇向《大紀元時報》表示,目前主要爭議點是「鮮」字,若稱為長效鮮乳,對於國產鮮乳很不公平,因為台灣乳品製成、技術及成本都很高,目前國內定義14天內才能稱為國產鮮乳,進口乳則是保存30天,近似於國產保久乳,若稱長效鮮乳,擔憂會有誤導消費者的疑慮,認為進口乳與國產鮮乳一樣好。
對於若最終進口乳仍以「長效鮮乳」標示,賴志昇表示,屆時政府需負起責任,因進口乳零關稅入台,可能會導致國產鮮乳產銷出問題,呼籲政府在造就進口乳品優勢時,也不能讓台灣酪農產業受衝擊,使業者變成犧牲品,在此前應制定產業轉型等相關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