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癌症基金會28日舉行獎助學金頒獎典禮,台灣癌症基金會董事賴基銘說,根據數據,40歲至59歲癌症新發生人數近3.9萬人,大約三名罹癌者中就有一位是中壯年,其子女可能仍在就學中,這也會衝擊子女的學習和生活,且家人罹癌時,不僅影響患者的身心狀況,還可能因此離開職場、校園,醫療費用也可能對家庭帶來壓力。
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新聞稿分享多名學生的故事,如:一位就讀成功高中數理資優班的盧宥丞,在爸爸罹癌後,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他努力學習,並對癌症產生興趣,今年更跟著輔大醫學系教授進行研究,參與藥物對癌細胞治療效果的探討。
因此,盧宥丞被激發了對醫學的熱情,堅定了進入醫學領域的決心,希望未來能成為醫生或從事醫學研究,為癌症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和資源。
另一位是就讀臺藝大電影系的林柏均,在學生時期透過多份打工以支撐家中生活開銷,原本今年初找到正職工作,但不久後,媽媽被診斷出大腸癌末期且被判定生命短暫。因此,柏均決定全職照顧媽媽並遠距上學,也運用曾在餐飲業的經驗,負起媽媽癌後的料理責任,陪母親走完最後的人生。
另外還有蔡佑宣國二時確診急性髓母細胞性白血病,原本熱愛運動、樂器的他,因為體力和肌力退化,不得不停止大部分活動,在這些年中歷經辛苦,明白生命的脆弱與珍貴,重返校園後,不僅專注課業,也珍惜每一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