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為世界兒童日,立委張雅琳、蘇巧慧、陳培瑜、范雲、伍麗華、王美惠、林月琴、羅美玲、吳沛憶、黃健豪等人與人本執行長馮喬蘭、青民協理事長楊姿潁、台少盟倡議組長左欣平以及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秘書長潘汝璧21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我國兒少預算占GDP僅約2%,呼籲提升兒少資源,也提到偏鄉、原住民兒少等問題。
張雅琳指出,根據統計,我國兒少預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僅約2%,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近6%的水平。因此呼籲台灣應積極響應世界兒童日的精神,提升對兒少資源配置,讓每位孩子的權利在實際預算中得到體現。
張雅琳表示,目前台灣的兒少預算偏重於育兒政策,而青少年的預算占比卻逐年減少。自2017年到2023年,青少年的平均分配預算占比由34.7%下降至20.7%,平均每位青少年的分配金額反而減少。
羅美玲表示,台灣兒少議題關注度雖高,但資源不均導致教育、健康支持與青少年友善設施覆蓋率偏低,偏鄉地區尤受不公平影響。要改善現狀僅增加預算並不足夠,關鍵在於整合資源與提升效率,因此建議設立整合性兒童預算平台。
林月琴提出三點意見,第一,過去針對安置兒少服務、機構的需求等議題,要求衛福部應該增加相關預算;第二,針對兒少嬰幼兒過高死亡率、事故傷害、自殺等問題,目前缺乏18歲以下死因回溯完整的報告,也欠缺事故傷害調查資料庫,知道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林月琴指出,第三,行政院明年即將升格體育署為運動部,建議未來運動發展部成立後,盤點目前全國運動空間,並與時俱進檢討適合兒少運動項目如何搭配空間設計,鼓勵孩子培養興趣及正當休閒習慣。
伍麗華表示,有沒有給予原住民兒少一個安心發展的環境,有沒有許諾原住民兒少一個有前景的未來,這些都是國家在制定政策時應該考量進去的敏感度的展現,而不是只是將這些社會壓力,丟包給一個年紀輕輕的原住民兒少來承擔。
陳培瑜指出,雖然我國制定了《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也定期邀請國際專家協助檢驗我國的兒少政策,但在實務運作方面,其實還有許多可以加強的地方。如:許多政府部門對於兒少表意權的理解尚有不足、政府部門編列的兒少相關政策預算也低於其他領域。
黃健豪表示,經統計,2019年至2022年度兒少死因,「事故傷害」連續4年為兒童非自然死亡的首要死亡原因,其中因機動車輛交通事故死亡人數338人,占運輸事故死亡人數的88.95%。
黃健豪指出,2019至2023年度兒少發生交通事故死傷人數,從2019年度的2萬6,604人次,增加至2023年度的3萬151人次,創5年來新高。統計近5年度兒少交通事故死傷總人數,高達13萬5,095人次。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倡議組長左欣平表示,中央政府提升兒少預算占總預算比例應超過10%,呼籲政府應盡速正視12~18歲少年平均分配預算逐年下降之事實。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秘書長潘汝璧表示,在孩子身上投資1美元,在一生當中會有7美元回饋,且前期投資會比日後亡羊補牢所需要的費用低很多,遊戲不是兒童的奢侈品,而是基本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