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重新入主白宮,專家表示,意味著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將發生巨大轉變,包括與私人企業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確保美國在太空領域持續領先中共。據外媒報導,NASA面臨基礎設施老化、難以獲得充足預算等挑戰,而協助川普改革NASA的推手,正是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他會如何整頓NASA,引發關注。
馬斯克的航太公司SpaceX,儼然已是現代太空探索的代名詞。在過去幾年裡,馬斯克重塑了太空產業,證明私營公司可比政府項目更快開發出創新、可負擔的解決方案。馬斯克在2015年指出,他創辦SpaceX是因為NASA在登陸火星方面進展緩慢。
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在太空政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包括「阿提米絲」(Artemis)登月計畫、成立美國太空部隊。據路透社報導,「阿提米絲」目標運用SpaceX旗下「星艦」(Starship)火箭載人上月球,作為之後火星任務的試驗場。
川普11月日宣布將成立「政府效率部」,並由馬斯克與印度裔企業家拉馬斯瓦米聯手執掌;這是一個外部諮詢委員會,旨在削減多餘的監管,並減少浪費性支出。馬斯克揚言要從聯邦預算中削減2兆美元(約新台幣65兆元),確保納稅人的錢「用在刀口上」。如此一來,NASA的經費是否會受影響?要如何取得平衡?已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缺乏管理效率 NASA面臨挑戰
美國國家學院10月公布一份名為〈站在十字路口的NASA〉(NASA at a Crossroads)的報告,指出基礎設備老舊、以短期目標為優先的壓力、缺乏管理效率等,都是NASA面臨的挑戰。
美國《新聞週刊》分析,NASA昂貴的重型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是節省成本的一個機會。SLS火箭目前主要用途是搭載獵戶座(Orion)太空船進行阿提米絲計畫。SLS是一次性火箭,只能每兩年發射一次,每次發射的價格約為41億美元。相比之下,SpaceX的「星艦」火箭可重複使用,該公司正努力讓單次飛行成本降至1千萬美元以下。
而且與SLS搭配的獵戶座太空船,其隔熱罩一直有問題,最近的審查確定這可能威脅到乘員的安全。這意味著,川普上任後可能停止SLS的發展,改用「星艦」來進行阿提米絲計畫。
攜手私企發展太空 專家憂壟斷
川普與馬斯克在NASA的潛在合作,既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一方面,它可以加速人類重返月球和踏上火星的步伐,同時透過商業合作促進創新。另一方面,有專家擔心這可能影響NASA的科學任務,並將影響力集中在私人實體手中。
英國杜倫大學太空法副教授布朗特(P.J. Blount)認為,馬斯克對NASA而言如同雙面刃,倘若馬斯克在決策過程中擁有重大影響力,外界可能質疑政府究竟是真心促進太空產業發展,還是讓太空活動變成壟斷局面。他說,「NASA的角色應更廣泛,而不僅是向商業公司採購。它也必須優先考量科學任務與公眾利益。」
不過,也有專家樂觀其成。塞勒姆州立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薩塔西瓦姆(Kani Sathasivam)對《新聞週刊》表示,「SpaceX和其他私人公司已證明,他們可以提供更快、更便宜,甚至可能更安全的解決方案。」他補充說,雖然他支持NASA與私人公司合作,但維持NASA在太空中代表美國利益的角色至關重要。
推進火星計畫 確保美國太空地位
SpaceX正在研發的星艦火箭,可在運送太空人和設備到火星上發揮關鍵作用,這將鞏固美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主導地位。
太空防衛是川普政府的另一項優先任務。川普競選時曾表示,將透過建立太空國民警衛隊,來加強美國在太空的軍事防禦。
而中國的太空探索一直被控制在中共手中,私人公司只能發揮有限的作用。中共計畫在2030年之前,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在未來10年內與俄羅斯合作建立月球研究基地。中共也加快了從火星採集樣本的時間表,聲稱最早可能在2031年達成;這比美國NASA和歐洲太空總署的火星樣本取回(MSR)聯合任務更早。
《新聞週刊》指出,川普不可能任由中共在月球表面插上旗幟,他也清楚的意識到,現在在火星探索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新一輪太空競賽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