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11月PMI轉為擴張 中經院:川普上任前有拉貨效應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記者侯駿霖/攝影)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記者侯駿霖/攝影)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中華經濟研究院2日公布,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月增1.4個百分點至51.4%,這是自9月以來首次轉為擴張。中經院解讀,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明年1月上任,業者憂心關稅變化,開始提前拉貨因應,推升資本支出、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物料需求。

由於川普陣營全面勝選,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目前川普政策增添未來不確定性,讓電子暨光學、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呈現擴張,ICT產業訂單也有好表現,主要是業者加速分散製造與降低地緣政治風險,並憂心川普祭出關稅政策而提早拉貨。

連賢明說,這些中長期策略性拉貨反映出資本支出與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物料需求,不過,終端需求仍未出現明確的中長期訊號,產業對於未來6個月的展望指數微幅回跌0.4個百分點至47.9%,持觀望態度居多。

中國方面,中國PMI雖然恢復到平均水準,但台灣近年對中國的出口比率下降,對台灣的影響有限。至於美中關稅戰即將開打,也會讓台商越來越不會押注中國作為唯一的生產基地。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指出,中國希望靠出口推動,以挽救產業的「內卷」(指惡性競爭)問題,如中國軟板產業今年預估會倒掉 70 家,加上去年倒掉30 家,反映出中國的產業環境相當嚴峻。

中經院表示,由於多國進入降息循環、中國大陸一系列寬鬆刺激政策及美國大選塵埃落定,鐵礦價格觸底回升,國際鋼廠報價亦攀升-基礎原物料產業的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分別攀升14.2與16.2個百分點至63.1%與57.1%,再度呈現擴張。

此外,歐美多家國際車廠傳出裁員計畫與下修財報等訊息,11月部分日產與豪華車傳出第三季財報不如預期。面臨油電車轉型、疫後高基期的修正與國產車組裝新制,交通工具產業的新增訂單指數大跌20.6個百分點至29.4%,成為自2020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中經院也公布,11月未經季節調整的台灣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月增0.8個百分點至54.6%。其中,營造不動產業的商業活動指數呈現自2023年7月以來首次緊縮,指數大跌7個百分點至46.4%,未來展望指數也滑落到自2023年11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中經院第三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馨蕙表示,以往認為客戶等待時間拉長是正面訊號,代表交易熱絡而要等比較久,但現在業者解讀,央行信用管制等打炒房政策,以及新青安房貸變嚴格,導致貸款取得時間和成交期拉長,房市還在調整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