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投資的興達海基公司被視為國內離岸風電的國產化指標,但因為燒光兩個資本額約64億元,傳出年後可能熄燈。經濟部9日表示,離岸風電相關製造業產值達到968.76億元,目前水下基礎業者已規劃布局東南亞產線,經濟部將協助業者解決技術瓶頸、提升競爭力。
有媒體報導,中鋼表示,由於興達港水太淺,興達海基目前接不到大型風機的水下基礎訂單,需要調整營運方向,已與經濟部討論。經濟部認為,興達海基應將既有設備及累積的離岸風電規劃「價值最大化」,可轉作技術顧問或技術驗證等,尋求與國內其他大廠合作。
近期傳出風電國產化因失敗而告終、興達海基過年後可能熄燈。對此,經濟部能源署9日表示,產業關聯政策自2018年起執行至今,離岸風電相關製造業累計新增建廠投資802.64億元,產值達968.76億元。經濟部持續協助業者解決技術瓶頸,提升大型化技術的國際競爭力。
能源署指出,目前水下基礎業者已著手規劃赴東南亞設置產線,風機零組件也進入SGRE及Vestas等風機系統廠的供應鏈,SGRE更在台中港設立機艙組裝廠,未來將與風機系統商外銷至亞洲地區。
另外,能源署澄清,躉購費率與產業關聯為兩個目的不同的政策,躉購費率制度2010年即上路,而產業關聯政策於2018年推出。再生能源躉購費率為法定的審定會,由許多經濟、會計、技術工程等專家組成,共同訂定具公信力的費率,反映市場合理成本,這與推動產業政策並無關聯。
能源署表示,台灣推動離岸風電躉購機制,參考英國、德國等歐洲離岸風電成熟發展國家的發展路徑,初期給予合理躉購誘因,提高業者投入新興市場開發的意願,待市場成熟後,轉為競標制度,這已是國外行之有年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