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分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不如預期,漲幅連續3個月衰退,創下近5個月以來新低,加上製造業通縮持續,顯示中共經濟刺激政策的效果十分有限。
週一(9日),中共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1月分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0.2%、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5%。其中,CPI漲幅低於市場預期,且為今年7月以來的新低。
此前,路透社的調查預測,11月的CPI漲幅或為0.5%,但實際上漲幅不如預期。
製造業方面,11月分的PPI年減2.5%,跌幅雖小於10月分的2.9%以及分析師預測的2.8%,但已連續26個月下跌。
在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黑色金屬材料價格領跌,降幅達7.1%,燃料和動力價格下降6.5%,化工原料類價格下降5.0%,農副產品類價格下降3.8%,建築材料及非金屬類價格下降2.7%,紡織原料類價格下降1.7%。
馬來亞銀行(Maybank)經濟學家鄭(Erica Tay)表示,雖然中國的PPI通縮略為收窄,但似乎仍很頑固。「製造業投入品和產成品的累積庫存規模龐大,而且逐月增長。」
儘管中共自9月分以來,採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降息、支持股市和樓市,以及努力刺激銀行貸款,但收效有限。
渣打銀行中國宏觀戰略負責人劉潔(Becky Liu)告訴CNBC,她認為中國的PPI通膨率在整個2025年都可能保持負值。高盛集團的分析師在12月6日的一份報告中同樣預測,明年中國的CPI數據將繼續趨近於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