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媒體素養教育資源網刊載的教案,內容提及可用中國相關平台搜尋事實,引發質疑,挨批「反媒體素養」,教育部17日向媒體表示,爭議教案已經下架,但也說明,該教案經專家學者審定才刊登,且內容是建議可用國內外多種平台查詢,非推薦中國平台作為標準工具。
中共透過社群平台對台認知作戰嚴重,為讓學生於就學階段培養媒體識讀能力,教育部建立媒體素養教育資源網,提供教材教案及示例供教師運用。
根據媒體報導,教育部媒體素養教育資源網刊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許智超所寫教案,內文提及老師可以用中國騰訊、百度、微信搜尋找到事實,挨批根本反媒體素養;目前教育部已將爭議教案下架。
教育部指出,為強化大專校院學生媒體素養能力,教育部自110學年度起舉辦競賽,鼓勵教師編撰優良媒體素養教材。而許智超當時為國立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為許智超老師的學歷。
許師撰述的「假訊息:認識、破解、查核與判讀」一文,是基於其專業背景和經驗,發展出的媒體素養教材。該教案經專家學者審定後,刊登於教育部媒體素養教育資源網,以供學界與學生參考使用。
針對教案審查機制,教育部說明,媒體素養教案採用專業的教案審查機制,由計畫外相關領域的專家評審,評審專業背景涵蓋媒體素養、教育研究、新聞學等相關領域,對應教案內容,予以修正意見後進行修正,完成教案,確保教案的專業性。
教育部表示,查該教案內容係討論對爭議資訊之判讀,因目前兩岸互動頻繁,學子常觀看小紅書、抖音等短影音,應對其內容具有判讀真偽的能力。文中建議可透過國內外多種方式協助查詢,也可用當地的平台或搜尋引擎進行查詢,以便更精準地判別資訊真偽,藉以促使學生具體掌握事實查核的實務能力,內容並非引用單一國家之查核資訊,也非推薦中國平台作為查核標準工具。
教育部說,考量外界對該教案的疑慮,已先行將相關教案下架,並將在未來更加審慎處理類似情形,邀請更多元背景的專家學者進行審查,以避免不必要的爭議,持續精進媒體素養教育的推廣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