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車輛減速、事故減逾兩成 北市擬擴大推行人友善區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科長鄭麗淑表示,今年北市交安主軸將以人、車、路三個面向共同響應。(莊璦筠/攝影)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科長鄭麗淑表示,今年北市交安主軸將以人、車、路三個面向共同響應。(莊璦筠/攝影)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台北市去年於大安區大學里試辦行人友善區,讓車輛事故減少22.22%、車輛也降速26.52%,台北市交通局表示,今年預計擴大推動,目前師大生活圈已有5個里正在打造行人友善區示範區,期許未來成為全國最大的一個示範區域。

根據交通部統計,台北市去年共發生2萬1,876件交通事故,30日死亡人數為119人,比前一年高出9.2%,不過,去年行人交通事故30日死亡23人,則較前一年大降37.8%。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科長鄭麗淑表示,去年台北市整體死傷人數相較上一年度及過去三年分別減少8.67%及9.17%,而在每10萬人的A1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2.81人、A30死亡人數為4.78人,為六都裡面最低。

為了加速建構台北市行人安全友善環境,北市去年共完成20條實體分隔人行道、18條實體人行道拓寬,新增改善298條標線型人行道,並改善路口行人設施友善性,包含檢視行人庇護島以及行穿線退縮、車流動線引導、路口縮小等,總計增設34處行穿線退縮及設置27處的行人庇護島。

鄭麗淑表示,去年大安區大學里試辦行人友善區示範區,讓車輛事故減少22.22%、車輛降速26.52%,事後民調滿意度達88%,因此今年預計擴大推動行人友善區,由里辦公室進行提案申請,再由政府規劃,採用由下而上的機制擴大推動,截至目前已有28個里提出申請。

針對行人友善區,鄭麗淑進一步說明,以龍泉街為例,即採用延伸轉角標線型人行道方式使路口縮小,也就是在網路造成熱議的波浪人行道,讓駕駛人接近路口時,因道路縮減自然減速慢行,以達里內巷道減速慢行效果。

目前在師大生活圈各里響應之下,有古莊里、龍泉里正在進行施工,而龍坡里、古風里則正在規劃中,加上去年大學里已經施工完成,未來將成為台北市最大的行人友善示範區域。

鄭麗淑說,今年北市交通安全重點主軸為「我看得見您、您看得見我」,將透過人、車、路多管道措施改善,並會在多元管道加強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