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對我國農業的衝擊,農業部農糧署18日針對毛豆產業的發展在高雄舉辦座談會。農糧署副署長陳啓榮表示,台灣毛豆出口地區以日本、美國為大宗,分別占外銷總量的73%、19%;中國毛豆約占美國進口量的七成,受關稅影響較大,台灣將積極取代中國,搶占美國市場。
農糧署統計,台灣毛豆的種植面積達8,338公頃,總產量為7萬7,258公噸,產值約新台幣29.8億元,內、外銷比為4:6。陳啓榮指出,台灣南部是毛豆生產重鎮,屏東的種植面積約占54%、高雄占20%,2024年總外銷量為3萬2,654公噸,每年創造約新台幣23億元的外匯收入,出口地區以日本、美國為大宗,分別占外銷總量的73%、19%。
陳啓榮表示,目前台灣毛豆外銷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中國,中國毛豆約占美國進口量的70%,台灣約占10%~15%。台灣毛豆具有品質優良等優勢,面對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中國毛豆受影響幅度明顯較大,台灣會努力搶占美國的毛豆市場並鞏固日本市場。
陳啓榮提到,美國課徵對等關稅後,台灣毛豆業者的成本每公斤大約增加0.17美元(約新台幣5.53元),平均售價會來到每公斤2.18美元(約新台幣70.9元),經評估每年會增加新台幣2,900多萬元的成本,政府會大力協助業者來因應。
台灣區冷凍蔬果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魏東啓說,目前外銷美國的訂單和付款尚未受到對等關稅的影響,但在航運方面,因為中國目前無法出口毛豆至美國,導致行經中國的部分航運有取消的情形,受影響範圍大約兩至三成,其餘僅有些許延遲,但出口情況大致還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