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玩股票不等於理財

文/林金郎

79年股災之所以特別嚴重,是因為銀行、保險、證券屬特許行業,當時政府對既有公司採保護政策,所以只有少數幾家證券公司。但也因此造成風險集中,再加上當時營業員為了接金主的大單業績,所以提供人口戶供金主使用,所以一發生股災,營業員受不了金主(大部分有黑道背景)和人頭戶(大部分是自己的親友)雙重壓力,所以便自殺了。

而很多散戶為了追高(因為這時一定搭配散發利多消息),所以用融資買股票,因而損失加倍,不但積蓄泡湯,還欠了一身債。

至於88年底第一次亞洲金融風暴,和91年第二次亞洲金融風暴加911事件,當時上市股票六百多支,其中上百支列為地雷股,幾達1/6,慘況可知。但還好這時證券業已經開放,風險也分散了,營業員也懂得自保不要提供人頭戶,所以問題保持在金融問題,沒有擴充成社會問題。

期貨是零合遊戲,有人賺那麼多錢,就一定有人賠那麼多錢;股票不全然是,如果是多頭時代,大家都賺;如果是空頭時代,大家都賠。

但一般人喜歡透過價差波動牟利,因而產生一種博奕機制,那誰最會賺?一般來講,是有足夠資金操縱市場的人,他一投資金,股價就漲,一抽資金,股價就跌,因而可以吸引投資人進入追高殺低。

那誰有資金?外資和金主,外資一般透過比較合法的管道和方式影響股價;金主一般透過比較不合法的方式「影響」股價。

總而言之,一般人喜歡追高殺低,才會被坑殺;如果懂得在股價低時買績優股放著分配股息股利,絕對比銀行利息高上數倍。所以,要想累積財富就要「理財」,不要「玩股票」!◇

林金郎
朝陽科技大學碩士,歷任台灣文學創作者協會理事長及聯合報、自由時報電子報、世新大學台灣立報、大紀元時報、商學趨勢報導、公職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