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副刊文學

文/西如
讀王充的《論衡》,深為其妙論而歎服。他說一個人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就是說,一個人有機遇的時候,就能處尊居顯地在眾人之上,生不逢時的時候,就只能退在一邊。

但「處尊居顯」的人未必是賢者,地位低下的人未必就無才,只是機遇問題。而遇,就是踫到了能欣賞並使用自己的人才叫逢遇;遇到「才不知淺」的上司,屬下才能越大他就越用不了。

劉邦能用韓信、蕭何、張良等有大才之人,憑他的才學遠在韓、蕭、張之下,他何以駕馭得了這幾人呢?原因就在劉邦用人的才識上高於這幾人。彼此逢遇知己,一拍即合,漢朝天下才「一錘定音」。

古人云:「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近傳某機關有一高級主管,既無學識又無才能,考核幹部只重表面不重內涵,深為許多部屬不滿。有些無才識之人竭力巴結,凡事聽之任之,主管一言一行,奉為金科玉律。換言之,一些有才能之士,對此胸無點墨之主管,絕不逢迎拍馬,到後來那些無才能之人升官封爵;有才能之人就永遠原地踏步,得不到其主官之賞識。

遇是一個相通。有的上司與下屬才能相當,但因為互不相容,就是有多大的知識相通相容,也遇不到一塊。正所謂:「合則遇,不合則不遇也」。◇

西如
民國14年生於湖南,湖南大學三年級肄業,嗣後因戰亂隨軍轉進台灣,並再進修至政戰學校反情報高級班畢業。曾任連、營長、輔導長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