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王健專覽】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在創意與感動

文/王健(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室內設計組副教授)
103歲號稱末代「無形文化財」保持者的三味線演唱者小林春,於2005年初春因衰竭過世。她在78歲時,由於出色的演技及700首以上之歌唱和演奏能力,而獲得日本文化廳之獎勵,在96歲時還教學不倦、教唱100首以上之曲目。她從5歲失怙,隨著戲團浪跡四處,由於記憶力出眾,很多艱澀的歌曲一學即會,透過她沙啞的歌聲和卓越的琴藝,總是賺人熱淚。經數十年歷練,獨成一格,成了三味線的宗師及歌唱吟歎的翹楚,也成就了世界上少有的特異文化,更成了日本無形的文化財,其深刻感動人心的因素,不在硬體的良窳、琴具的好壞,而是飄蕩在空氣之中、看不見的聲音及深植人心的情感。想到了小林春,難免就想到陳達,他那似破鑼般淒美又沙啞的歌聲和那一支破月琴,彈唱過多少台灣人心中如痴如醉的恆春調,那一首《思想起》不知感動過多少人的心扉,跨足近一世紀,至今依然不能遺忘。陳達的《思想起》絕對也是無形的人間國寶,只可惜來不及成為有形的「產業」。

自民國92年起,我國為了形塑台灣形象,提振產業競爭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計畫,以5年為期,開啟國家重點發展大計,由行政院所屬經濟部主政,教育部、內政部、文建會、新聞局的跨部會合作以勵績效的提升,這起運動可視為自民國60年代以來,經濟建設的第三波「產業革命」。我們慶幸台灣在被罵了幾十年後終於甦醒,它最大的不同即是不再強調「人力」而轉向訴求「智力」。自90年代傳統產業的土崩瓦解,幸好有數位科技、生物科技的支撐,台灣才有今日轉軌獲致的成就,我們感受到小小的台灣島,能在世界龐大的經濟舞台上和列強並駕齊驅、力爭上游的生命力,其手腳俐落、轉身靈活,實感安慰。

本來所謂「產業」就是以智慧提煉「附加價值」的活動,成功的祕訣不外乎「技術」、「品質」與「感動」,正如日本人最喜歡講「心」,不用「心」的東西,嫌惡都來不及哪兒會有「感動」,更遑論市場。SONY自1973年的電子產品隨身聽「WALK MAN」一出,即時轟動世界並長久暢銷187國;近年來直逼雙B的「LEXUS」汽車,在美國發表即廣獲世界熱愛,在北美市場連續拿下6年銷售冠軍;以及近來轟動台灣的韓劇、暢銷亞洲的「LV」皮包,都是被製造出來、感動人心的產業結晶。

在印度,最為出色的文化產業即是「電影」,他們的電影每部可長達3小時,在「瑪撒藍比」節時,各地都放電影慶祝,其特色是不需字幕,因為該國的識字率只有61%,其內容直接把人的喜、怒、哀、樂以9種神態來表達,所謂的「九味」即戀情,笑、怒、悲傷、力氣、恐懼、嫌惡、驚訝、平安等上述的元素組合成劇本,鏡頭下沒有色情、裸露、血腥與暴力,大都以歌舞、戀情、決鬥為基調拍攝,獨成一格。2004年印度電影總生產數900片為世界第一,總收入達465億盧比,而外國電影收入才25億盧比,僅及1/20。印度過去雖屬英國殖民,但講英語者不到3%,其他都歸本土,其文化的特色即為溫和、美麗與感動。文化創意的真諦在於「創意」,文化只不過是原料,感動是它的價值。◇

王健專覽
王健老師以術科第一名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又負笈日本東京造形大學深造。 (1) 全國麥克筆第一名師.亞洲第一麥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