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台灣建築與室內風格的變遷,從早期閩南式建築到荷蘭、西班牙、日本,各類不同殖民統治,帶來的式樣在台灣都留下來諸多痕跡,但風格各異時序演化至今,要定調所謂的台灣風格,可謂莫衷一是。
走進迪化街及大稻埕一帶,最常見的建築為閩式建築中,挾帶著巴洛克式的符號,不中不西至為顯眼,建築界的學者稱其為「藩邊建築」,而此聚落為台北市早期商業活動最為繁榮之地,如今雖有一些改變,仍舊在批發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們稱為「老台北」。
以老台北為主軸的建築風格,自日據時代至今長期以來代表台灣人的空間文化,其典型即為半洋半中的西門町風格,其以紅樓為代表。日人統治台灣長達60年,其建築風格一如明治維新時期,挾洋為重的設計,如東京車站完全仿歐式之建築形式,在1910年左右其風格移植到台北,所謂總督府、法院,及現為監察院等之官舍,大量的採用羅馬式中的建築語彙,完全除卻了東方之風格形式,令人絲毫感受不到「台灣」的原味。
日人在台灣統治其間遺留下來的「傑作」還有為推行「糧食配給」制度下設定的建築法規:一、面寬不得大於15台尺;二、必須戶戶相連側面不得開窗;三、臨路必須留騎樓(停仔腳),此規定乃為控制百姓的肚皮,實施配給制度,以少數的警力可以掌控整排的街廓,如今延平北路一帶及後來成型的建築,仍舊保留了騎樓風格,如:忠孝東路等。不過同樣在日人統治下的韓國,認為騎樓的存在是一項「國恥」,在其40年前的韓人自覺運動中已經全數革除,包括他們的總統府青瓦台亦是由韓人自行建造,而台灣的總統府並非自建,是日人的「遺作」。
怪不得荷蘭記者來台3天,發現台灣沒有自己的設計風格,有的只是故宮、中正紀念堂、圓山飯店等純屬中國中原的東西,至於台灣本身存在的風格,外人一點也感受不到,至表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