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堂拒絕IMF將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冠冕戴在中國的頭上,原因是「官方數字可能低估了中國的物價水平以及高估了GDP」。他說這意味著,IMF按照PPP計算,將中國經濟規模排在美國之前是錯誤的。
《市場觀察》1月26日報導稱,如果IMF由於低估中國物價而錯誤估計了中國的GDP,那還有什麼其他的東西不會搞錯呢?眾所周知共產黨高度重視它的GDP增長速度,這個經濟幫助支撐中共一黨專制的合法性。
馬建堂的這番話激起外界懷疑:中國經濟增長奇蹟的相當大一部份,尤其是自2008年龐大刺激以來,其實算的只是通貨膨脹。
PPP根據一個國家的當地物價來調整衡量GDP。IMF認為中國的錢更值錢,所以它將中國GDP數字從10.3兆美元上調。IMF計算中國經濟現在價值17.6兆美元,略微高於美國的17.4兆美元。
但是中國的錢更值錢這個想法看起來高度可疑。實際上,不僅僅像馬建堂所說的中國物價被低估,而且在許多情況下,中國物價似乎高於世界其他地方。這個結論不僅僅來自於坊間的經驗,而且來自於中國消費者選擇到海外購物的絕對數量。
中國最近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幾乎顯示不出通膨問題:在從2011年的5.4%下降之後,CPI指數最近徘徊在2~3%。然而任何去中國旅行的人都將注意到,近年顯著的物價上升。
在香港,到大陸旅行買便宜貨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了。相反,日益增加的大陸遊客洪流來到香港購物。去年,到香港的4,720萬大陸遊客不僅僅購買免稅奢侈品,而且購買日用必需品。日本也經歷有來自中國的血拼人潮,2014年中國遊客增加83%。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中國遊客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者,他們估計去年花費了1,550億美元。或者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國內消費這麼低迷,因為很多錢花到了國外。
中國高物價的其他證據可以從豬肉價格看出。它的生豬價格有時候超過美國。這可能幫助說服一家中國公司收購了美國的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商。
中國的高物價也成為當局行動的目標。中共當局抱怨外國製藥和汽車公司在中國出售產品的價格高於國外的價格。
如果中國的GDP數字在經濟上行期因為低估物價而誇大,那麼在經濟下行期,隨著房地產和投資泡沫破裂,它也將更加顯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