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Facebook的網路新聞看到一則訊息:有一位台灣學生,他已考上不錯的大學,但因父母期望高,即使已上國立大學,仍年年重考,目標是考上醫學院,最後因給自己的壓力過大而在考場出現把自己脫光的失控行為。報導最後提到家長不應該給孩子超過其能力的壓力。
或許不是孩子的能力問題,關鍵是選才制度與教育文化問題
孩子與父母是否互相理解是一個問題,但我對於台灣這樣的考試選才機制有些疑慮:能否有效測出醫生對病人的關懷、溝通,和醫生將來所需的實際操作的能力?空間感與藝術眼光等要求,以及其他素養的教育潛力等。
或許這個孩子對於醫生的工作是很有熱情的,可能不善於紙筆考試而無法成為醫生,但我們真的可以百分之百確認,這個孩子真的沒有擔任醫生的潛力與能力嗎?我認為出現這樣令人遺憾與心疼的教育現象,最大的問題是現在台灣的選才制度與教育文化問題,無法肯定與反映學生個人多方面的能力潛能,與現實世界的多元價值環境。
我們的世界正在改變選才機制,考試分數已不再是一切的保證
剛好同時也看到了幾則最新的外文訊息,美國跨國企業與長春藤名校,正努力改變選才的標準。考試分數不再是選拔人才的保證,包括史丹佛大學開始反思招收到的是善於學測SAT成績考試技巧,但缺乏獨立思考的「優秀的羊」(Excellent Sheep),而是要找到真正適性適才適所的學生,不少美國名校系所,也不成文地提醒教授們,「注意亞洲學生GRE分數異常。」
在全球40多個國家設有營運據點,員工總數超過5 萬人的跨國企業Google,其人力營運資深副總裁柏克就直接明白地說,他們不再以GPA(學業成績平均點數)來決定是否雇用新員工,因為他發現分數並不是人才保證。
人生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我們無法用一場考試分數與一張成績單來衡量孩子的人生
筆者觀察,部分台灣家長的傳統觀念,仍停留在「有標準答案」的人才觀,讓孩子以最快速度的現成道路,達到所謂主流價值的成功,通過考試是相對快速的方法,但卻往往忽視最重要的教育是使其子女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如何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實際解決問題的實作能力。在台灣,我們的教育傾向於教導「標準答案」,並用測驗與考試的方式來學習,幾次考試失敗就給予標籤,因為考試文化影響,彼此在分數惡性競爭,細微小節,錙銖必較,這造成了一種不健康的教育文化現象。
回到這則新聞,孩子應該要思考的是,成為一個醫生是我想要的選擇嗎?還是僅僅是自己的父母、學校、主流社會所要的選擇?如果真的確定醫生就是我立定腳跟的志向,終生不悔的熱情,如果在台灣的紙筆考試屢屢受挫,是否有嘗試去思考跨海就讀國外醫學院的可能性與其他管道?「有標準答案」的教育觀,連帶致使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勇氣,不能很快適應現今變動快速的世界環境,主動開啟另一條新道路,最後無法從挫折中站起。
最後,我在Facebook動態留下了兩句話,「生命不是一條單向道的賽跑,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旅程。」祝福與希望這位孩子平安。◇